东篱下  
母亲的胡辣汤  
大坝鱼头
3上一篇 2025年11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大坝鱼头

蒋绍斌
 

从“一个鱼头四两参”的民间赞誉,到李时珍《本草纲目》“鳙之美在头”的文献记载。鱼头以其营养价值高和味道鲜美,深受江南水乡人们青睐。在老家鄂东武穴,自古以来就有用山药炖鳙鱼头待客的习俗。山药炖鱼头作为武穴传统的地方特色美食,其烹饪制作方法有多种。经历代厨师不断改进发展至今,“大坝鱼头”最出名。

大坝是个地名,是武穴境内荆竹湖的拦水坝。也是柳界公路(从湖北武汉经黄冈到安徽的省道)在此出入大别山盘山公路时,司机补水歇脚打尖的地方。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当地有人在大坝脚支起棚子,架起了第一口铁锅,为客人咕嘟咕嘟炖起了地地道道的武穴山药豆泡鱼头。没想到司机们吃了,大呼过瘾,一传十,十传百,“大坝鱼头”就此跑出山沟,名扬四方。

国庆前夕,我与几位武汉文友相约回武穴吃鱼头。到大坝时,晨雾初散,太阳刚过山脊。站在雄伟的大坝上远眺,眼前荆竹湖碧波荡漾,远处横岗山枫红如火,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再回首,湖畔游人如织,路边坝脚餐馆林立,昔日司机歇憩之地,如今因一道鱼头菜而热闹非凡。

晌午时,循味而行,我们在一家“姊妹鱼头”馆前停下了脚步。老板娘是位三十来岁的农家妇女,模样俊俏,打扮时尚又不失乡村朴素之美。她热情地把我们从门口引领到店里的小包房坐下,一边给我们泡上了当地有名的邢园白茶,一边递上菜谱,向我们介绍大坝鱼头。待我们选定后笑说,炖大坝鱼头,得食材入味,千万急不得哈。

为一探究竟满足好奇,征得老板同意,我有幸目睹了其匠心烹制的过程。老板说,做正宗的大坝鱼头,关键在选材。鱼头必须取自荆竹湖五斤以上的新鲜鳙鱼,所用佛手山药和豆泡粉丝,也全都是武穴当地特产。老板一边说一边精彩演绎:鲜鱼头洗净,姜块擦锅入油,先将鱼头冷水下锅,依次加入去皮佛手山药,切半的豆泡和粉丝,再撒盐覆盖,土灶柴火慢炖。待豆泡浮起、汤色乳白,再调入生抽与淀粉汁,撒上葱花或香菜,前后约一时许,一锅浑而不腥、味美可口的鱼头便成了。

炖好的鱼头上桌,钵大如盆,汤浓似乳。吃鱼头,鱼唇嫩滑肥美,鱼脑滑若银耳,鱼腮边肉细嫩如脂;品配菜,豆泡蜂窝吸汁、粉丝嚼劲丝滑、山药香糯独特。只连鱼汤也是鲜香满口,美味诚不我欺。边吃边喝,几杯小酒入肚,我醉眼迷离。恍恍惚惚又回到童年:母亲于灶前炖鱼头,我与姐姐守候一旁。昏暗的灯光下,我们小小的身影和母亲的影子重合,在泥墙上摇曳如花,变成一幅温馨的画面,暖意融融。虽然那时候炖鱼头,没有现在这么多的配料,用的鱼头也小得多。但是煮出来后依旧美味可口,多汁好下饭。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已是非常难得的佳肴了。

离乡返程,车子启动后,后视镜里的大坝,渐渐缩成一条天边的云线。收回目光,忽然觉得舌尖又弥漫着一缕大坝鱼头的鲜香。心有所触,不免一时感叹:或许对大坝鱼头从念念不忘,到真真切切地吃到嘴里,不过是把故乡搬上舌尖,再让舌尖把故乡搬回心头。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