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已步入地铁时代,这是生活质量提升的一个标志,地铁这张城市交通网已成为城市交通的主要命脉。人们清晰地看到一个国家与一座城市的时代变迁。坐在地铁里,可以看到众相百态,地铁成为一个流动的社会缩影。
科技改变生活,因为有了地铁,购票方式得以改变,通过一个App,就可以注册“手机一卡通”,然后扫码乘车。无论你是在本市还是在其他城市,都可以下载“交通一卡通”,出行十分方便。这要感谢我们的科技工作者们,他们通过科技创新,将网络与购物、支付、理财等结合起来,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我们比西方更快地进入智能网络时代。无现金支付,是时代发展的一个体现。
自从8号线开通,我能不开车就不开车,省去寻车位烦恼。坐在地铁里,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目的地,大部分人半道上就下车了,只有少部分人一直坐到终点。对于为生活奔波的人来说,他们被生活所累,脸上呈现出时代的印记。有几次,我亲眼看到上下班高峰时,人群将车厢塞得满满当当,列车呼啸而去,又呼啸而来,仿佛乘坐着地底游龙,上天入地。除了“诗和远方”,我们最终要回归生活的“苟且”。
地铁里的乘客上上下下,象征着城市人气的涌动和消散;车厢外倏忽而过的灯光,似乎在告诉所有乘客:这只是一段短暂的旅程。地铁作为城市的生命线,连接着每一个角落,在这繁华的背后,地铁车厢成了一个小小的世界,见证着人生百态。这里有匆忙赶路的上班族,有情侣间的甜蜜时光,也有背着书包上学的孩童。地铁是城市的脉搏,在地下悄然跳动着。科技让地铁成为精准运行的机械心脏,但真正让这座钢铁森林鲜活的,是那些被它承载的、永远无法被算法量化的生命温度。当末班车的灯光消失在隧道尽头,我知道,明天同一时间,那些关于拥挤、等待与擦肩而过的故事,又将在钢铁的脉搏里重新流淌。地铁真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它是大城市的钢铁洪流,在地下疯狂地奔流,在黑暗的隧道里风驰电掣,将城市里的人从地下送到地上,从城市的这端送到那端,从这个站点送到下一个站点,然后从那个站点继续奔波,实现终点与起点之间的接续与转换。
近些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掀起了各种色彩斑斓的地铁文化热潮。我去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进入地铁站区,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一幅幅巨型壁画诉说着一个个著名的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从不同侧面展示着中华民族灿烂的五千年文明。每个地铁站都经过精心设计,蕴含着丰富的中国艺术元素,在地铁通道里,一幅幅赏心悦目的时尚产品广告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引人入胜。地铁飞驰,像一部部广告电影在眼前放映,画质逼真,令人目不暇接。这是聪明的地铁人,将地铁速度与地铁隧道的连续性结合起来,所形成的炫目效应,让人们在心旷神怡中忘掉了孤独、拥挤、疲劳和安检时短暂的心理不适。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地下蛟龙紧跟时代在延伸。地铁犹如人体的血管,从主城区延伸至城市的每一片区域,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有力支撑着合肥经济发展,也会丰富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