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与不幸  
解剖榖椹  
塔山石榴红
3上一篇 2025年9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塔山石榴红

刘宏江
 

仲秋时节,慕名来到位于皖北塔山的四季榴园景区。车子在蜿蜒曲折的山道上一阵左右盘旋,便一头扎进山野之间的榴园村。目光所及,满眼皆是石榴树。颗颗鲜红硕大的石榴垂挂于枝梢,快要蹭到车身了。摇开车窗,伸手可摘。漫步榴园深处,陪同我们参观的当地朋友,兴致勃勃地聊起塔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久负盛名的地方特产——塔山石榴。

此地三山错落,峦峰拱卫,藏风聚气,俨然一处风水宝地。当地民谣云:“三山夹一山,不出皇帝出神仙。”相传,塔山是民间传说中道家“八仙”之一张果老的修仙之地。张果老,历史上确有其人,出生一贫寒农家,幼年时便出家修道。至今,这山中还遗有张果老修行的塔山寺、炼丹炉、藏仙洞、古参井、仙人观湖台等众多古迹呢。传说,张果老得道升仙后,倒骑毛驴云游四海,但也不忘偶尔邀其他几位大仙来此雅聚,开怀品尝美味的塔山石榴宴。

石榴,形态优美,光鲜艳丽,味甜多汁,营养丰富,乃养身之佳品,享有“仙果”美称,历来被看作富贵吉祥、多子多福的象征。晋代文学家潘岳在他的名篇《安石榴赋》中,有“若榴者,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也,是以属文之士或叙而赋之”的描述。宋代大文豪苏轼更有“石榴有正色,玉树真虚名”的赞叹。而塔山石榴,不仅占尽别处石榴的优点,还有果形端正、个大皮薄、粒红籽软、甘爽爆汁的特质,堪称石榴中的珍品,有诗赞曰:“籽软皮薄粒粒红,清新爽口味甘甜。”

七拐八拐,我们走进一处有着“石榴博物馆”之称的古老园子。这里,至今仍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古石榴园七十多亩,现存古树千余株,平均树龄一百五十岁以上。其中,最古老的一株“石榴王”,树龄高达四百多岁。这些古石榴树,已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古树,享有“绿色文物”美誉。历经岁月沧桑的古石榴树,在村民的精心呵护下,依然古朴苍劲,枝繁叶茂,年年花开似锦,硕果累累,默默地奉献出甘美的果实。

塔山,当之无愧的石榴之乡。淮北地方志记载:塔山石榴,可以追溯到宋代,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并以其独特的品质享誉八方。以塔山为中心,形成一处地跨三镇、绵延五十余公里的石榴种植基地生态群落,面积达七八万亩,年产石榴近十万吨,是国内“六大石榴产区”之一。当地果农自行培育的优质石榴品种,有黄袍、青皮甜、塔仙红、大红软等。“塔仙牌”石榴,获国际林产品博览会金奖,被认证为“绿色食品”,并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一园安石榴,弄得满山秋。”林在村中,村在林中,一幢幢粉墙红瓦的新民居在山林中若隐若现。榴园村,以其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经济富裕,荣膺首届“安徽宜居村庄”。站在低缓的山坡上,放眼望去,漫山遍野,村前村后,农家院内院外,均栽满石榴树。高挂枝头的果实,像一串串大红灯笼,透着安宁和吉祥。

在村头,遇见一位照看园子的老奶奶。老人家满脸和善,见有来人搭讪,顺手从树上摘下几颗色泽红艳的大石榴,笑呵呵地递过来让我们品尝,完全像是招待自家的亲戚。老人的那份真诚淳朴,让人不能违拗。我双手接过,用指甲在果皮上划道口子,稍用力一掰,哗啦一声脆响,石榴瞬间爆裂,露出一簇簇颜色鲜美、晶莹剔透的石榴籽。

百闻不如一尝。果然,这塔山石榴汁水丰沛,甘甜爽口,齿颊生津,特别开胃。

在榴园村,不光可以尽情地赏石榴、摘石榴、吃石榴,还可感知当地源远流长的石榴文化。有着汉唐建筑风格的中国石榴博物馆、石榴民俗馆落户于此,给游客带来一种穿越千年的奇妙体验。榴园内的小路,弯弯岔岔像个迷宫,分不出东西,辨不清南北。一群人,稀里糊涂在园子里转悠半天才找到出口,回到停车的地方。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