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痕  
夏日马齿苋  
碎布里的暖阳
下一篇4 2025年8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绿痕  

苏天真
 

记忆里,20世纪80年代初的缺口区十个乡镇,山场大多覆盖着茅草荆藤与自生林木。即便承包到户的山场,也鲜少有人种植经果林或速生林。那时,青壮年纷纷外出打工,山场由此撂荒,多年无人问津。时光悠悠流转,曾经掠过旷野的风,仿佛仍停驻在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的枝丫间。植树人的老茧化作尘土,可他们亲手栽种的绿意,却染翠了整片山体。曾经荒废的山野,乘着风,蜕变成了眼前这葱郁的模样。

倘若问我最喜欢庐南的什么,我想,定是那声名远扬、满目青翠的山峦。儿时,我们常唱“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雄鹰展翅飞哪怕风雨骤,革命重担挑肩头,党的教导记心头”。如今,极目远眺,山坡上松竹摇曳生姿,经果林、速生林郁郁葱葱,茶园一片翠绿。往昔荒芜杂乱的记忆,早已如烟云般消散。

1985年初,因担任驻区记者,我先后被派往黄屯、砖桥、双凤、顺港等乡镇,监督指导当地种植经果林与速生林。那些山场,成了我们常去的地方。前往山区时,沿途多是茅草茂盛、杂树幽深,偶有几株野山杏、毛桃夹杂其中,尽显昔日山场的荒芜与野性。

坐在安定村的一方石阶上,眼前便是黄屯河河谷。河谷宽阔,尽管东西两山之间的车程不过半小时,河却常被楼层与树木遮掩。南山显得遥远,云雾缭绕间,山峰若隐若现,有时还笼罩在炫目的阳光之下。随着岁月流逝,我只记得一些地名,以及与之相关的印记:小岭硫铁矿、四方桥、黄屯中学、安定村、宋冲、麻疯院……自我们植树造林工作队进驻后,也为这里的人们带来了新的色彩。他们总是以羡慕、敬重又和善的目光注视着我们,还常热情地招呼我们去家门口坐坐,泡上几杯清香的野茶。

人与植物往往相通,都渴望向上生长,顺遂发展,沐浴阳光。很快,村前村后的山梁、荒坡上,板栗、桃梨杏等果树繁花盛开。红白相间的花朵尽情绽放,香气四溢,弥漫整个山林,随风飘散的芬芳,令乡亲们和游人惊叹不已。在我的记忆中,暮春是万物竞发的时节,若此时还不见起色的植物,往后便难有蓬勃生长的希望。植物对生命的追求、面对风雨的淡然,都藏在枝叶间,以枝繁叶茂的姿态,在山野、风雨、鸟语花香中从容展现。这里,便是乡村生命与诗意的源头。

黄昏时分,乡民们从山上归来,将个大新鲜的水果,如山楂、核桃、板栗等,拿到集市售卖。水果的清香弥漫在街道上,买卖的人们谈笑风生,热闹非凡。不远处,几栋粉墙黛瓦的民宿格外引人注目。徽式木雕的屋脊,飞檐翘角,上铺琉璃灰瓦,精美如画,好似崭新的宣纸。而这山水村落,宛如黄宾虹笔下跃动的水墨丹青,在徽风皖韵中吟唱着生命之歌。美丽乡村的巨变,如同风中飘落的枫叶,吸引着游人纷至沓来,这里成了网红打卡胜地。夜晚,喧嚣与灯火打破山里的寂静,照亮了山上山下一望无际的果林、竹海与松涛。果树花期已过,拇指大的幼果藏在枝叶间,这些流淌着绿色汁液的植物共同繁荣,让村庄宁静祥和,也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那时,我常常漫步在果实累累的山岗。满山整齐排列的果树,宛如翠绿的雕像,让我不禁想起一代又一代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的先人。树木混合着原野、露水、泥土的气息,深深感动并慰藉着我。这些果林,在时光的长河中,便是岁月的见证、大地的衣裳。

山里的雨,性子急,与大山的敦厚温和截然不同。记得前往宋冲时,一路经过田舍山村。清风中飘散着丝丝草香,天空碧蓝如洗。脚下是一座石桥,抬眼可见竹篱木栅围绕着爬满藤蔓的小屋。沿着小径慢行,山中杉树高大挺拔,翠竹郁郁葱葱,错落有致。石头小径旁,竹子、蓝色绣球花与杉树相伴而生,满眼绿意,耳畔清幽,静谧得令人动容。这里的萝卜似乎四季生长,大包菜层层舒展,菜畦里水汽丰沛,深吸一口气,只觉五脏六腑都被洗净。小屋矮小,人字形屋顶,这种皖中风格的乡间农居,古朴雅致,远远望去,仿佛能让人穿越回往昔岁月。一只棕黄色的狗懒洋洋地卧在草垛边,时而睁开惺忪睡眼,摇摇耳朵,又趴下打盹。鸡和鸭子混在一起,嘎嘎叫声为小院增添了生机。昏暗的角落里,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倚着破旧椅子,悠然地抽着水烟。烟雾在他身旁缓缓升腾,宛如给他披上一层朦胧的纱。他头发凌乱,眼睛虽明亮却透着疲惫,只是怔怔望着前方路口,不知在思索什么。

在山涧旁,两个男人围着土堆烧东西,空气中不见烟火味,只有乳白色的浓烟缓缓升起,萦绕不散。走近些,只见一个男人站在树下,神情严肃,口中不停念叨:“小心火烛,烧山你们要进号子,吃八大两哦……”他瞪着铜铃般的大眼睛,紧紧盯着土堆。

中秋节前后,西南风送来水稻成熟的气息,也带来阵阵果香。母亲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几只未成熟的小蜜桃递给我。蜜桃被母亲的体温焐得温热,她说道:“刚从宋冲姨娘家山上摘的,带回来给你留个念想。”我拿着桃子走进书房,心中满是幸福。月亮爬上东墙,月光如水,浸润着世界。我挑出最大的一颗水蜜桃放入口中,苦涩与甘甜交织,恰似人生百味,尽在其中。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