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上透明缆车,稳稳朝着天柱山东关攀升。昨夜下了雨,山上云遮雾绕。随着缆车上行,广场渐远小,竹海渐广阔,好像悬浮于俗尘之外,向白蒙蒙的天上飘去。 起先,索道上行倾斜角度较缓,我们有说有笑。爬升半程后,钢索向上倾斜角度遽然抬升,估摸有七十多度,我们都昂起头,一齐惊讶出声。上行好久才见高耸的四脚塔架,它兀立危崖,稍稍前倾,像巨兽拽着钢索把我们拉近,塔架后面白茫茫的。嗓子仿佛被无形的大手捂住,发不出半点声音。
索道后程,塔架间高差不减,如坐过山车。缆车抵达,身心从紧绷中解脱,只留下轻松与慨叹。 此时的雾声势浩大,在山间涌动,将整个东关裹得严严实实。东关栈道沿悬崖修建,总长1300多米,高差超过500米,如带子般缠绕峭壁蜂腰。贴崖而行,头上是绝壁,在玻璃栈道那段,低头看深不可测的峡谷雾气蒸腾,甚至有种脚踏祥云的感觉。以前东关是“谷底看峰”的仰望模式,现在新栈道“拔”高了视角,各种怪石、奇峰离我们不远,沿开凿的石阶登上峰顶也并非难事。
我突发奇想,若几人分坐在相峙而不相连的花岗岩峰顶,把酒当歌,指点江山,领悟苏轼“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深刻真意,那是何等“千里快哉风”!
浓雾淡了点,在山间织就半透明的纱幔,青黛色的峰峦如浸在牛乳中的剪影,更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在古人眼中,这样的地方无疑是与神灵相通,是修行问道的绝佳之地。 山中蜡瓣花如蝴蝶翻飞,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开得肆意盛大,花瓣呈温润的鹅黄色,质地犹如薄蜡。光榆花闯入眼帘,呈淡绿色,小巧而精致,像迷你的风铃。旌节花沿着花枝紧密排列,犹如一串串珍珠。
天柱杜鹃此时含苞待放,有大地红、高山云锦等几十种,等到4月中下旬,淡紫、粉的、红的、雪白的杜鹃花盛开,灿若漫天云霞,那真是高配版的“花花世界”。还有名贵的瑞香花,听说生长在海拔1400米以上的天柱峰周围崖谷间,花有紫、红、黄、白数种,不怕风雪严寒,3至5月间傲然开放,异香扑鼻。
春末夏初是天柱山最生机勃勃的时节,特别适合赏花之旅,每年我都如期赴约,但不知何时才能与瑞香花相遇? 云奔雾涌,我们从“鹊桥”下经过,只见巨石从东面峰壁间伸出,高起五六米,成弧形后又斜插下方的峰体,悬空如桥,此景真是东关一绝。途经裂谷,攀登一段陡坡,有数百级石阶,垂直落差大,我以为是早有耳闻的奇谷天梯。后来才知奇谷天梯不在这,那里才真是垂直挑战,得手脚协同攀爬。而这段石阶通往大天门,其东侧是天狮峰,有一条人工开凿的石蹬,可达峰顶,须晴日,能一览众峰。峰顶巨石轮廓隐约可见,看石影都觉得威武昂然。其西侧是履盆峰,峰顶也有巨石,像一个圆形石盆倒扣。两峰之间,中开一线像一扇大门,有如天阙,气势嵬巍。这一路上还有千丈崖、阳关三叠、蜒蚰石、叠翠亭等,此行无缘得见,好景不可一日观尽,留个念想也好。
在回音台上,我们放声呐喊,一呼三应,茫茫云雾里传来一连串“再见”的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