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外交活动的教科书
那块地  
女贞树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5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那块地  

胡文燕
 

我没有想到,小城除了父亲让我牵挂之外,那块地也让我魂牵梦绕。屋场前面那块地约0.24亩。爷爷在世的时候,它是一块秧田。后来土地流转,这块田因地势较高,不方便承包商的机器统一下田收割耕种,便做了家里的专属菜园。

父亲没中风之前,这两分多田便是他的自留地。种一些时令蔬菜,自供自给,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他在两条排水沟交集低洼处,挖了一个小型的蓄水池,就近取水浇菜的问题被迎刃而解。2023年4月,父亲突发脑梗,半身不遂。自此,小菜园便无人打理,杂草肆意生长,大有反客为主之意,从满园的瓜果飘香到蔓草荒烟,成了我心里过不去的坎。

清明节放假,我带上购买的辣椒、茄子、西红柿、瓠子等秧苗。站在园子里,竟一时手足无措,无从下手,遍地的杂草残枝,它们跟着风的节拍,一起摇头晃脑地嘲笑我。

“荒园久芜生鬼魅,敢向苍天借火焚。”熊熊的火焰顷刻间便吞噬了整片杂草,也惊动了在家吃饭的二叔,他看着与火苗毗邻的麦苗,心疼的连饭碗都放下了……

杂草化为灰烬,露出黄泥土的真身,这是前年村集体请来疏浚池塘的挖土机,将挖掘的黄泥土,倾倒在几户人家的菜园里,导致菜园的地势又高了不少。这种黄泥土种菜自然是土壤板结,好在姑爷的养殖场就在附近,养殖场大棚里的鸭粪是天然有机肥,通过堆肥发酵的鸭粪养分丰富,含有较高的氮、磷、钾及有机质,改善土壤,环保利用,一举两得。

抡起十几年没有接触的锄头,体验感超出我的预料。翻过的泥土松软细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板结。泥土自带芬香,对于土生土长的农家孩子而言,泥土的味道犹如一针镇定剂,驱散了我心头残留已久的那个梗。撒上一层农家有机肥,再用锄头平整一下,留出排水走路的菜地沟。这几种茄果类蔬菜种植宜稀不宜密,目测一行三棵最合适。接下来,栽苗浇水,一气呵成。辣椒苗有杭椒和朝天椒两种,茄子分别是青茄和紫茄,西红柿有大有小,菜地面积不大,品种却不少。留出几垄地,等迟些日子,姑姑家的豇豆、空心菜、丝瓜、南瓜秧苗大些再栽。全程下来,汗流浃背。父亲拄着拐杖,在菜园的边上踱步慢行,时不时停下脚步,像一位指挥官,一会吩咐我将篱笆边的木槿花砍掉部分,便于抬水浇菜;一会嘱咐我把菜地中间地势做高一些,利于雨水排放。看到生机勃勃的菜秧苗,父亲张嘴笑了,我替他擦去嘴角的口水……

我知道,在父亲的一生中,土地才是他患难与共的老友,唯有在土地上行走,才能让他找到归属感。这两年的病痛折磨,让父亲无暇无力去触摸土地,他对土地的渴望,如同对一个健康体魄的渴望。翌日清晨,父亲早早地起床,看看蓄水池里的水量,督促我趁着日头还早,给菜秧滴个根。披着晨曦的万道霞光,我给一棵棵小苗喝足了水。并掏出大锅灶灶膛里的草木灰,撒在那一片嫩绿之上。

原来,种下的不仅是一棵秧苗,也是一份期盼和曙光。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