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手无言  
茶盏
我从山中来
3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从山中来

杨琰
 

冬日晴好,相约出行,我与散文家协会的文友们选择以矾矿工业遗址公园为起点,驱车贯穿庐南川藏线。当车真正驶入矾山镇,看着车窗外徐徐而过的整洁又寂静的矾山街道,我忽然感到内心被一种莫名的情愫轻轻牵动了一下,久违的记忆排山倒海地一下子涌上心头。记忆中的矾山好像变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变,当年那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在阔别矾山四十多年后,又一次踏上这片热土。

在矾山镇邓宣委和文联刘老师的引领下,我们到达了第一站——矾矿工业遗址公园。来到当年矾矿标志性建筑八大窑前,文友们饶有兴趣地倾听刘老师介绍着矾矿的历史,我的目光却长久地投向周围层叠的山峦。这些深深刻印着我童年记忆的山峦,于久别重逢的我而言,是那么的熟悉又陌生。凝望处,曾经淡忘的记忆渐渐被放大成黑白片中闪回的一幕,那些被自己一度忽略甚至遗忘的细节也都历历重现,最终拼接成一条完整的岁月之路。这条路,目睹了千百年来矾山历经的沧桑,也见证了矾矿的灿烂辉煌。

站在历经岁月风雨洗礼,却依然高高屹立的八大窑前,我遥望着那条儿时走过的通向外婆家的崎岖山路,那条曾开满鲜花,也曾布满荆棘的岁月之路。我仿佛看见少年的母亲翻山越岭赤脚走在求学路上的小小足印;看见白发苍苍的外婆倚在石头房子的门前等着儿女们归来的孤单黄昏;看见头戴矿工帽、脚穿矿工靴的大舅走在平峒里的高大背影;还有背起行囊去打拼的表哥们告别家乡时坚毅的眼睛……

沿着盘山公路,我们继续向南而行。至此,庐南川藏线九曲十八弯的盘山公路才真正向崇山峻岭间纵深铺开。蜿蜒的路,绵延不断地在迂回中盘山而上,穿行在万顷林海中的车抱山而行,似轻舟掠过万重山。茂林修竹在眼前纷至沓来,又在耳边疾驰而去,山体越来越陡峭,山路越来越崎岖,百转千回间,我们终于到达双顶山观景平台。

“登山望天阔,俯首瞰九霄。”登上观景平台极目远眺,我们无不被眼前阔大的自然之美深深震撼与陶醉。抬眼望去,风烟俱净,碧空如洗,双顶山双峰并立,挺拨峻秀;俯首鸟瞰,层峦叠嶂,山川相连,山谷中村落古朴,离尘远嚣。无可比拟的自然之美,是清冽的山风拂过的山林;是和煦的冬阳染红的树梢;是“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绚烂;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豁然。世间万千丹青手,此处美景画不成!临风而立,无边风光尽收眼底,诗情画意油然而生。

渐次寻访双峰寺,金足亭,山腰一处名唤“映山廊”的木栅围廊,冬阳穿廊,光影斑驳;山风回旋,落叶四起,阳光下甚是迷人。听刘老师介绍说,双顶山奇在地藏王菩萨脚踏分峰,而论美尤属“双峰杜鹃”了。每逢春夏交替之际,漫山遍野的映山红花灿若云霞,美不胜收。这映山廊便是观赏映山红花的极佳去处,闻此盛况,我们还未离开,便已开始期待来年双顶山踏春寻芳,共赴一场盛大的花事了。

一路向南,沿途经过闻名的乐华村万亩蓝莓种植基地,虽错过蓝莓果实收获的季节,却欣赏到入冬的蓝莓树纷纷披上红装自成一景。

行进中,九曲十八弯,弯弯相连,处处皆景。相思巴滩的涓涓细流、关庙水库的点点清波,像跳跃在山水画卷上的灵动音符。放眼望去,群山若奔,云蒸霞蔚,凌安村的万亩竹海碧浪起伏,犹如镶嵌在湖光山色中的一块翠玉。“一生痴绝处,不妨到凌安。”庐南川藏线由此进入最后一站——龙桥镇凌安村。凌安村位于庐江县最东南端,坐拥万亩竹海,四面环山。竹海深处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六百多户人家,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凌安村也是我和我的同仁们经常送医下乡的地方。这里过去交通极其不便,常年缺医少药,如今新医改惠民政策的大力实行,老乡们真正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全覆盖的布局下,村民们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得到显著提升。

结束了行程,回望被庐南川藏线这条游龙环绕的绿水青山,带着喜悦的心情,带着更美好的愿景,我,从山中来。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