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  
诗词
连环画  
萝卜丝饼忆江南
3上一篇 2025年3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萝卜丝饼忆江南

王云燕
 

冬天的萝卜赛人参,想寻找在街边摊大快朵颐的少年感,我约了闺蜜一起去苏州的小弄堂寻找萝卜丝饼,这种江浙沪地区的街头小吃,是油端子或油墩子的一种。我们还真的在一所小学门口找到了。北风呼啸着,有炉火的地方是唯一的温暖,让人不由自主地走过去。头上包着头巾的阿婆,坐在煤炉前炸萝卜丝饼,身边围满了人,我们也围了过去。

只见一只煤炉上放着黑色的大铁锅,铁锅上嵌半圆铁丝网,滤油用。一盆已经刨成细丝用盐腌好的萝卜丝,一盆面糊,将少许面糊倒入椭圆形铁勺中,加萝卜丝,再覆一层面糊。白铁皮的扁勺是带长柄的,有个弯,能勾住锅沿,眼看着整个勺子从暗沉的油里沉下去,再起来的时候,翻个面,再沉下去,等待,像已经尽力的爱,尽人事听天命,这份爱能不能成型,呼之欲出,静静等待就好了。终于,萝卜丝饼和勺子在油中分离了,长柄筷子捞起来两个,往锅上的铁丝网上一靠,还冒着热气,但却不是我们的,我和闺蜜相视一笑继续等出锅。等吃到的时候,腿都站得麻木了,一口咬下去,外皮是面粉的酥脆,里面是一大团原汁原味的萝卜丝馅心,苏州本地的大白萝卜水分多又不苦涩,清香绵甜,又如白玉般晶莹。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只有三岁的时候,我的下午茶就是我大阿姨、小阿姨途经双塔菜场给我带回来的萝卜丝饼,外婆总是叮嘱:马上要吃夜饭哉,不要都吃掉啊!可是我狼吞虎咽地都吞了,所以,晚饭我是吃了亏的,有不少好小菜,我却真的吃不下了。有时,陪外婆出去买菜的时候,我看见萝卜丝摊子便走不动了,有一种豪华版的萝卜丝饼,饼上窝只河虾,虾壳通红,像个吉祥物。“要吃吗?”外婆问我。我总是懂事地摇摇头,咽了咽口水,就蹦蹦跳跳回家了。可是心灵手巧的外婆有一天居然在炒菜锅里放了半锅的油,那个年代油是十分紧俏的,平时炒菜也都舍不得多放,而且还有两个白铁皮勺子,和外面摊上的一模一样,我惊呆了,外婆一边笑盈盈地取面糊放入勺子,一边说你外公敲的勺子还真的和外面卖的一样呢。原来,是外公问别人讨了一块白铁皮自己做的勺子,当那冒着腾腾白气的萝卜丝饼呈现在眼前时,诱人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令人难以抗拒。那一天我吃了两个萝卜丝饼,吃得肚子圆滚滚的,一大家子也吃得十分满足。

及至后来,我上了中学,在南京的一条巷子里也遇到萝卜丝饼摊,我总要买一块尝尝,因为它重叠出我的幸福童年,令我恍惚间回到了故乡。寒风四起,冻彻骨髓,虽然里三层外三层穿得挺多,也无法阻挡一心想钻进衣服领子里的北风,肚子咕咕叫着,纸币递过去,等着找零。和苏州的不同,南京的萝卜丝和面糊是搅拌在一起的,面盆里的萝卜丝红与白相间,因为南京本地产的萝卜是红皮的,连皮切丝。白铁皮勺子的形状也不同,南京的是圆形的,苏州的大多数都是椭圆形的。终于,一方本色的食品包装纸,包着热乎乎的萝卜丝饼递给了我,烫得我手都拿不住,滴下来很多油,不小心就会弄到手上身上,剩余在唇上的油不全擦去,起到润唇膏的作用。这种萝卜丝饼大多面粉比例相当多,吃起来外面微脆,里面糯叽叽的,后来的后来,我在南京的大饭店吃到的这道小吃,面粉放得很少,从面粉里伸出来的萝卜丝像从被窝里伸出的小手,外皮炸到了金黄酥脆,有一种鸟巢镂空感。

在江南,街边摊的当家花旦萝卜丝饼的魅力,美味诱人,是很多人童年的心头之爱,它所承载的那份情感与美好的时光,在时光的河流中波光粼粼地闪耀着,简单又快乐。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