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瞭望新闻周刊》2月15日封面报道: 安徽,位于我国长三角和中西部“两个扇面”的交汇点,是构建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区域节点。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是党中央赋予安徽的重大使命。2017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联合批复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规划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大型开放式研究基地、新成果不断涌现的创新高地、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的科技策源地。
安徽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让科研主体放开手脚创新创造,发挥高能级科创平台作用,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力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走好科技创新必由之路。
来自安徽省科技厅的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全省共登记科技成果14601项,其中,应用技术类成果14312项,软科学类成果98项,基础理论类成果191项。
安徽已与4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合作,建立近百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实施200余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安徽以“四链”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国每生产8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安徽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发展的新引擎,那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点燃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