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的魅力密码
梦里秦淮
宿松题咏四首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12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梦里秦淮

牛艺璇
 

对于秦淮河的了解,最初来自于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少不更事的年纪,在不经意间,对烟月朦胧、星河荡漾的江南美景,产生经久不灭的向往与憧憬。过了些年,无意中读到了朱自清和俞平伯二位先生同游秦淮河后,各自创作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颇为震撼。从他们笔尖流淌出的秦淮河,让我心旌摇曳。我始终将未能一睹秦淮河引为人生一大憾事。不久前的一次机缘巧合,才让我得以在这个浪漫的冬天,邂逅风月无边的秦淮河。

看惯了北方的大江大河,便自然而然地将河流与泥沙、汹涌、粗放等词语关联起来,因而当我与秦淮河第一次对视的时候,便被她的青碧、温柔与细腻所吸引。秦淮河流速很缓,波澜不兴,甚至给人一种时光停滞的错觉,很难想象历史上那些王朝兴废、战乱兵隳、爱恨情仇都曾在这里接二连三地上演和落幕。也正是因其不疾不徐的性格特质,才让我这个匆匆至此的过客,感受到了久违的静谧与安宁。

沿着秦淮河缓缓踱步,脚下老旧的石板路接纳了我每一步的虔诚与景仰。河畔的柳树枝叶茂密,可爱的冬阳透过枝叶的罅隙,洒下稀碎斑驳的光阴,一半点缀在青碧的藻荇中,一半倾泻在画舫的飞檐上,与唐人刘希夷“画舫烟中浅,青阳日际微”颇有相似之处。在那一刻,我突发奇想,那画舫的中央是不是独坐着一位诗乐双绝的女子,一边愁肠百结地拨弄着琴弦,一边低吟浅唱着苏东坡的“凭陵急浆两相催。想伊归去后,应似我情怀”,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在秦淮河畔,似乎所有的一切都是慢的,脚步是慢的,时间是慢的,甚至连心境都无缘无故地慢了几分。所有的人都沉浸在此地的光阴中,将身体和灵魂全部浸入这条娴静淡然的河流之中,案头工作也罢,家庭琐事也罢,暂时抛诸脑后又何妨?世界那么辽阔,生命何其短暂,何必将自己永远禁锢在小天地,而不去片刻感受和体验新世界呢?

在那个冬日可爱的午后,我在秦淮河畔来来回回地走,来来回回地想。我想到了很多历史掌故和爱情纠葛,它们虽已湮灭在了浩瀚的时光里,但留下的或喜、或悲、或繁华、或流离的往事,却永远记录在了历史的纸页中,任后世人评说。

最终因工作原因,当天我依旧没有见到月色下的秦淮河,没有见证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的桨声灯影。但是我并未感觉到丝毫遗憾,因为我知道,终有一天,我一定会坐在秦淮河缓缓而行的画舫中,一边聆听穿越时空的浩荡风声,一边拜读二位先生《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