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小区角落垃圾乱堆,有时甚至连个落脚的地都没有。跟村里反映后,很快就叫上大家一起商量办法。你看现在,到处清清爽爽,我们住着也舒心!”家住泗县刘圩镇秦场村的张大爷,对村里的变化赞不绝口。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一个设在群众身边的议事平台——“红巷议事堂”。
近年来,刘圩镇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创新打造“红巷议事堂”载体,推动治理重心下沉至村组一线。平台聚焦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事,构建起“群众提诉求、红巷共商议、结果大家评、落实有回音”的完整闭环,确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针对村组内垃圾乱堆乱放这一突出问题,镇村干部主动走访,全面摸排形成“问题清单”。在固定的“议事日”,由村“两委”牵头,汇聚人大代表、村民代表、法律工作者等多方力量,于“红巷议事堂”内共商共议,明确清运标准、规划堆放点位、划分保洁责任。议定结果即时公示,接受全体村民监督;执行过程专人跟进,及时答疑解惑,承诺“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据统计,“红巷议事堂”已成功协商解决垃圾治理、邻里纠纷、基础设施维护等民生关键小事3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曾经的“烦心事”变成了“顺心事”,乱堆的垃圾不见了、狭窄的巷道通畅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