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周三集体上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23%,收报3969.25点;深证成指涨0.37%,收报13223.56点;创业板指涨1.03%,收报3166.23点。沪深两市成交额18723亿元,较周二缩量434亿元。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接近3400只,逾80只股票涨停。
近期,全球资本市场正经历新一轮动荡。当地时间11月4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重挫,而昨日亚太股市全线跳水,韩国KOSPI指数盘中急跌,日本日经225指数大幅下探,A股也未能幸免迎来大幅低开。外围市场一片低迷之际,A股昨日上午大幅低开后快速反弹,午盘前顺利翻红,午后在电网设备等板块带动下持续拉升。那么,全球低迷之下,A股A股何以上演力挽狂澜?
相对外围,A股明显较强的原因在中国仓储指数变好、市场有钱流进来、热门板块活跃等。纵观近期市场,这些积极的因素确实存在,也是短期市场表现坚挺的重要因素。不过,长远看,目前的A股在全球市场的动荡中展现韧性,或更得益于其深层结构性优势。
从市场结构看,保险资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的持续入场,与公募基金自购、上市公司回购形成合力,为市场构筑了坚实的压舱石。这些具备逆周期属性的资金有效平滑了外部冲击,而当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中枢下方,特别是沪深300等蓝筹指数在全球资产中具备显著性价比。
除此之外,产业升级与政策红利的双轮驱动,也给市场带来支撑和提振。在政策层面,年末重要会议窗口催生了稳增长预期,从高端装备制造到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符合国家战略的领域持续获得政策倾斜。这种基本面的积极变化,与估值优势、资金结构改善形成共振,共同构筑了A股独立行情的坚实基础。
周三市场展现出较强韧性,在受到外围市场普跌的不利影响下低开高走,最终三大指数全线收红。但需注意的是,量能延续萎缩态势,各大指数也处于5日线之下,故仅凭周三反弹便认定整理结束还为时尚早。后市指数若想再度转强的话,一方面仍需放量有效站上5日均线,另一方面,也需要走出具有延续性的领涨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