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11月5日,合肥市蜀山区“小初高一体化培养联盟”在合肥八中匡河校区正式揭牌,联盟涵盖1所高中、4所初中和4所小学,将打破学段壁垒,实现人才贯通培养,为学生提供连续、系统、科学的成长路径。
蜀山区小初高一体化培养联盟涵盖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北校教育集团西园校区、合肥市稻香村小学教育集团岳西路校区、合肥市翠庭园小学、合肥市琥珀小学、合肥市五十中学东校教育集团西园校区、合肥市琥珀中学教育集团琥珀山庄校区、合肥市五十中学天鹅湖教育集团天鹅湖校区、合肥市五十中天鹅湖教育集团望岳校区、合肥八中,构建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教育共同体,共同探索学段间的有效衔接,共同开发特色课程,共享优质的师资和场馆资源,让学校从小学到高中,能享受到更连贯、更优质的教育体验,让他们的个性特长和创新潜能得到更早的发现和更持续的培养。
“拟开设人工智能基础、信息学、机器人等科学教育拓展课程,推进跨学科项目学习。”蜀山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课程计划实施“学长制”,由高中生担任项目导师,形成“以大带小”的传承机制。高中阶段引入Python编程、微积分等课程,对接强基计划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同时,联盟还将实施“教师下沉制”,统筹开放实验室、科创场馆等硬件资源,搭建数字化课程平台,支持学生跨学段自主学习。建立动态成长档案,实现素养成果跨学段认证,构建全周期评价体系。
“小学五六年级的同学能在周末走进八中的数字化实验室,在教练指导下制作植物标本,体验趣味化学;让初中同学能提前感受研究性学习和高中竞赛的思维魅力,提高探究能力。”合肥八中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共享优质资源,将积淀多年的竞赛题库、科创设备、金牌教练课程,毫无保留地向蜀山区的兄弟学校开放,让优质的教育资源流动起来,惠及更多学子,“将小初高学科知识打通,做到无缝链接”。
揭牌仪式后,首场科技大讲堂以互动形式面向不同学段学生普及量子物理知识。蜀山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联盟将进一步强化家校社协同,引入科研院所及企业资源,搭建更广阔的学生发展平台,助力合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人才培育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