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选书的标准兼顾人文性、思想性、独创性、品质和趣味,重点关注思想、社科、历史、传记、文学、艺术、科学、童书等类别。望有助于大家选书读书。
《安史之乱:历史、宣传与神话》 张诗坪、胡可奇 著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但一般读者如欲获得对这段史事的详尽了解,并不容易找到合适的读物,本书填补了这个空白。本书详细讲述叛乱缘起、战争进程,对战争背后的政治、经济问题也有深入分析,如专家评论所言,可能是关于安史之乱“最全面的著作之一”。
《上古中国的神:先秦时期的彼岸世界》晁福林 著
受当时科技、文化与信仰等因素的发展水平所限,天、帝、鬼、神等观念颇为普遍的先秦时期社会生活中多有与之对应的巫、诅、占等,这些体现当时最高权力的“神主”观念皆源自彼时生产生活等实践。
《(梦溪笔谈)通识》王家葵 著
这本《梦溪笔谈》的通识读本首先介绍沈括的生平事迹及关于他的争议性评价,继而综述《梦溪笔谈》的撰著背景、内容、版本和影响,接下来分为两个部分展开:“人文杂俎”呈现《梦溪笔谈》关于经学、典章制度、边疆军务、语言文学、音乐声律等诸方面内容,“科技渊薮”则分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地质地理、工程技术、生物学、本草等进行论述。
《瓜生同蒂:明代的皇帝与臣民》 [美] 施珊珊 著,康海源 译
1372年夏天,句容瓜农张观捧着一对并蒂瓜走入南京城,这本该是一次寻常的“献瑞”,却成了明初权力棋局的落子点。礼部尚书陶凯说这是“圣德和同”的佐证,宋濂借韩愈之文攀附盛唐气象,而在明太祖朱元璋的质疑里,藏着对官僚集团操纵天命的警惕。
《要有光》梁鸿 著
本书是作家梁鸿继书写故乡的非虚构作品“梁庄”三部曲之后的又一纪实力作,这一次,身为写作者、研究者同时也是一位母亲的她,将观察视角投向当今中国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长命》 刘亮程 著
一场肆虐天山脚下石人子村的洪水带走了来自天津的技术员韩连生年轻的生命,当时还是少女的魏姑目击此事,与溺亡者有最后的眼神交流,内心被强烈震撼,改变了她此后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理解生死的程度……作家刘亮程在这部最新长篇小说中以此开启故事,却朝着出人意料的方向而去。随时光流逝,本书女主人公成为安抚生者、告慰亡灵、游走阴阳两界的“神婆子”,是乡土社会、传统世情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百川汇流:各民族是如何走到一起的》中国国家博物馆 编著,李游、赵坤、冯正国等 撰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本书从中国国家博物馆浩如烟海的馆藏珍品中精选出近百件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记忆的文物,让文物“开口”讲述古老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融合、共生的内在逻辑以及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展现古往今来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呈现一幅完整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宏大画卷。
《红海古卷:再现胡夫大金字塔的秘密》 [法]皮埃尔·塔莱特、[美]马克·勒赫尼 著,黄庆娇 译
2013年3月,本书作者皮埃尔·塔莱特率领的考古团队在红海西岸的古埃及港口遗址发现一批纸草文书,震惊了整个埃及学界。这就是本书写到的“红海古卷”。它们大约书写于4600年前,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书写文本。
《庄子思想别裁》章启群 著
本书从中西互鉴的视角出发,对庄子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作了集中辨析和论证。章启群教授提出,从形上学、知识论、存在论来看,庄子哲学可以媲美柏拉图哲学;庄子对于逻辑学和语言哲学的思考,与英国哲学家罗素相通;庄子的语言哲学思想,与德里达构成了极具思想张力的跨时空对话。该书运用现代哲学的范式研究中国古代学术,探索中国古典哲学现代化转换的可能。
《在门外谈话:詹姆斯·鲍德温的一生》 [英]詹姆斯·坎贝尔 著,吴琦 译
作为在20世纪英美文学世界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詹姆斯·鲍德温的意义不止于他那些流传至今的文学作品,也延伸至包括美国黑人解放运动在内的广泛社会运动。惨淡的童年、顽强的成长经历,成就斐然却不乏波折的文学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