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安徽省医保局主要负责同志在第四场“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期间我省医疗保障改革发展成效。五年来,全省医保系统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改革、强化监管、优化服务,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为群众筑牢健康保障防线。  
 医保网越织越密 待遇保障更公平
 “十四五” 期间,安徽省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构建起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的医疗保障网。推进基本医保省级统筹,落实待遇清单制度,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让医保待遇更加公平适度。
 建立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满足参保职工普通门诊就医报销需求。动态扩充医保门诊慢特病保障病种,目前已达83种,戈谢病、视神经脊髓炎等罕见病纳入保障范围。
 助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推出全省统一的“安徽惠民保”。及时执行国家新版医保药品目录,目录内药品总数增至3159种,让群众用药选择更丰富、负担更轻盈。
 深化医保改革 切实减轻就医负担
 “十四五”期间,全省医保系统强化三医协同发展治理,打造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安徽模式”。坚持招采合一、量价挂钩,推动集采药品进基层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累计28批次药品、32批次耗材、3批试剂集采中选结果落地,首年可节约采购资金183亿元。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安徽省在2022年,提前一年完成国家要求的DRG/DIP付费“四个全覆盖”目标,大幅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能。优化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先后降低性激素、PET-CT等检验检查类项目价格,对接国家医保局医疗服务项目立项指南,让收费更规范透明。
 严管基金安全 守好群众“救命钱”
 五年来,安徽省将医保基金监管作为重要职责,2021年12月31日颁布实施《安徽省医疗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办法》,配套出台行刑衔接、举报奖励等16项制度,构建起常态、联合、协同、自主、智能 “五大监管体系”。
 五年来,全省累计检查定点医药机构15.8万家次,挽回医保基金损失38.2亿元。强化智慧赋能,部署应用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基金使用事前提醒、事中审核、事后监管,持续保持基金监管高压态势。
 优化医保服务 提升群众获得感
 全省医保系统以服务为生命线,加强基层医保服务体系建设,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推出就医全流程“一码通办”、异地就医备案“掌上随办”、慢性病待遇认定“即申即办”、生育津贴“免申即享”等便民举措。
 2021年12月,全国统一标准的医保信息平台建成启用,截至目前,已安全平稳运行超1400天,累计结算超10亿人次。推深“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85项高频服务事项实现“线上办”,“皖事通”中“安徽医保公共服务”小程序调用超1.6亿人次,推动医保服务向 “零跑腿” 转变。
 服务发展大局 彰显医保担当
 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2021年以来,安徽省累计资助1361.13万人次参加居民医保,三重保障制度累计减轻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群体就医费用负担642.26亿元。
 赋能创新发展上,我省优化 “新质药械” 挂网流程,500个产品通过绿色通道申报挂网。今年实现医保与定点医院即时结算,启动医保与“安徽惠民保”同步结算,加快建设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模块,5月上线 “医保影像云索引共享模块”,助力相关领域技术进步。
 支持人口发展方面,稳步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城乡居民生育医疗待遇,分娩住院补助标准翻倍,安徽省还将8个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报销。2025 年10月1日起,实行生育保险住院分娩医疗费用省内异地直接结算,生育津贴统一发放至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