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秋日的江淮大地,处处铺满丰收的金黄。10月24日10时,在合肥市庐江县郭河镇南溪生态园的稻田里,几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来回穿梭,空气里弥漫着稻谷的清香。眼下正是秋收最关键的时节,从田间沉甸甸的稻穗,到餐桌上香喷喷的米饭,每一粒粮食的“旅程”,都离不开一个关键角色——电力的坚实支持。
“今年我们种了3000多亩水稻,平均亩产能到600公斤以上。”合肥市庐江县南溪生态园农业有限公司生产主管薛伦介绍,10月以来,合肥地区雨水偏多,在农机专家的指导下,他们采用了高效作业方式,秋收效率提升了近三成,机收损失率同比降低了约3%。“刚收上来的稻谷水分含量约为25%,必须在48小时内完成烘干,下一步我们就准备运到附近的联合社去。”薛伦补充道。
自9月初开始,国网合肥供电公司主动对接乡镇政府部门,提前摸排今年秋粮生产的用电需求,开辟“绿色办电通道”,提前为全市248个大型粮食烘干企业提供了增容和安全检查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消除用电隐患82处,新增接电372户、容量7335千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