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享运动 情暖重阳
20℃以上!本周安徽省多云到晴为主
守护“舌尖上的权益”,餐饮消费如何维权?
泗县大杨镇: 爱心捐赠暖人心,乡村振兴添动力
安徽选手与全运会小轮车奖牌擦肩而过
爱心义诊进社区 惠民服务暖人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10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守护“舌尖上的权益”,餐饮消费如何维权?
安徽召开餐饮业消费维权研讨会
记者 王玮伟
 

星报讯 预制菜冒充现制现卖、扫码点餐强制绑定企业微信、外卖商家无实体店经营……随着餐饮业的快速发展,“舌尖上的权益” 如何守护成为社会关注焦点。10月25 日,一场主题为“法治保障下餐饮业风险防范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研讨会热烈召开,省律协、省消保委专家们齐聚一堂,为餐饮消费维权难题支招,为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近期,罗永浩与西贝餐饮的“预制菜”之争持续发酵,让预制菜消费知情权问题再度引发热议。不少消费者反映,部分商家打着现做现炒的幌子,却是“微波炉厨房”。以预制代替现做,却按照现做现炒的价格收取费用,侵害消费者权益。对此,安徽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周玉战在研讨会上表示,消费者对预制菜的品质、来源、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疑虑,值得餐饮企业及行业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商家在提供预制菜产品时,不仅要严格落实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还需建立健全预制菜采购、储存、复热等全流程管理机制,推动行业标准完善,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让消费者 “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在法律维权层面,省律协相关法律专家针对餐饮消费纠纷给出了具体指引。安徽省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方爱国表示,消费者遭遇预制菜冒充现制等侵权情况时,应第一时间保留消费凭证、菜单宣传页、菜品照片或是录制现场工作人员承认使用预制菜的视频、录音等证据,要求商家退一赔三(不足500元按500元赔),若消费者因预制菜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受到损害的,还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向商家进行索赔,并可向相关管理部门举报查处该违法行为,以及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研讨会还针对扫码点餐强制授权、外卖商家资质审核、预付式消费退款难等餐饮消费领域常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呼吁,餐饮企业应坚守诚信经营底线,行业监管部门需加强日常巡查与执法力度,消费者则要提高维权意识,三方形成合力,共同营造安全、透明、公正的餐饮消费环境。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