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 山村竹海 宛若仙境
合肥最低气温将降至8℃
9月份,合肥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5%
我省逐步实现待遇领取人员“零打扰”认证
我省印发方案促皖豫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
安徽省公布一批省政府文件清理结果决定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10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省逐步实现待遇领取人员“零打扰”认证

记者 马冰璐
 

星报讯 记者昨日获悉,安徽省人社厅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全面推行领取社会保险待遇资格和惠民政策补助资格认证“无感互认”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方案,我省将依托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集聚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自助认证信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推送数据、异地协助认证信息等,汇聚省内相关部门提供的强弱认证数据。各地结合实际,争取更多社会关注度高、认证频次高的事项纳入“互认复用”范围,真正实现寓认证于无形无感。同时,通过全省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接入或定期提供交换数据信息,构建不同人群的科学认证周期,对确认符合待遇领取资格、发放社会保险待遇、享受惠民政策补助的人员信息同步共享,实现部门和地区间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强长三角地区职能联动,推动数据跨域共享、探索异地认证互助互认,实现异地事项跨域办。

此外,我省将通过“数字赋能”实现流程再造,推进认证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形成“数据归集-智慧比对-结果反馈-精准核实”的全链条闭环管理,动态更新递延认证周期,让“免认证”期限不断向后滚动延长,逐步实现待遇领取人员“零打扰”认证。探索DeepSeek等AI大模型在认证工作中的运用场景开发,创新参保人员信息收集、材料审核、数据比对、结果判定的方式路径。鼓励各地建立高龄、残疾、空巢、长期卧床、失能等重点人群实名库,加强与基层便民服务平台、银行金融机构、用人单位等合作,配备人脸识别自助认证终端设备,便于群众就近自助认证或上门服务。探索根据待遇领取人员的年龄、健康状况,实行动态化、精细化分级管理。对获取到出行、自主认证等强认证数据的,“免认证”期限最长为12个月;对于高龄、重大疾病以及认证周期内未获取强认证数据的,应缩短认证期限,并加强人工认证力度。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