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全面推进“农业保险+”改革
下周我省最低气温将降至8℃
下一篇4 2025年10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全国首创首试!
安徽全面推进“农业保险+”改革

记者 张亚琴
 

星报讯 10月15日上午,记者从《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业保险+”改革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2年以来,我省在全国首创开展“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试点,取得积极成效。为进一步发挥农业保险分险、增信、赋能等作用,近日,我省出台《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业保险+”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据悉,“农业保险+”改革作为财金协同支持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在全国是首创首试。该项改革的推进实施并持续深化,是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更好结合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的有力保障。

根据《实施意见》,在改革目标上,到2025年底,我省将实现“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试点全覆盖,“农业保险+”改革全面推开;到2026年,农业保险风险保障超2300亿元,带动涉农贷款持续增长、余额力争达到3万亿元,涉农融资担保在保余额超350亿元;到2027年,“农业保险+”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源投入“三农”领域,实现乡村振兴投入可持续,助力我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

改革主要包括4项行动、20项具体举措:一是实施“农业保险+”多元融资行动。我省以“+一揽子金融产品”为主线,通过设立“政保贷”综合金融产品、实施“农业保险+”专项担保计划等方式,打通“+信贷”“+担保”“+基金”“+期货”等政策存在的难点、堵点,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源流向“三农”领域。

二是实施“农业保险+”多维赋能行动。依托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安徽)设立“农业保险+”板块,建立线上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开发农业企业科创保险产品、创新文旅保险体系、推广数据资产运用等,在不同维度上拓展数据、科技、平台、文旅、资产等要素资源,为农业保险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多场景、开辟更多路径。

三是实施“农业保险+”多链融合行动。聚焦产业链、供应链、资本链、生态链、技术链,推广“一链一险”模式,提供“种、养、加、储、销”全链条保险服务,发挥保险资金耐心资本优势,深度挖掘农业企业上市后备资源,推行“专家+农技员+协保员”协同模式,为链上企业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四是实施“农业保险+”多层次覆盖行动。我省持续增强重要农产品保险保障能力,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探索商业险共保模式,持续推进“防贫保”综合保险,深化民生保险试点,整合现有村级农业保险服务点,加强基层农险服务队伍建设,夯实“农业保险+”助力乡村振兴的基础。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