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没想到刚和网格员反映,社区工作人员和民警就一起上门了!”近日,合肥市蜀山区三里庵街道杏林社区第三网格居民吴大爷,看着修好的下水管道连连感叹。这是社区综治驿站推行“街所联动进网格”机制的生动体现——社区政务与派出所警务力量深度融合,下沉至“网格”这一最小治理单元,将服务窗口移到群众家门口,让民生难题在网格内高效解决。
网格吹哨,街所“秒响应”。此前,吴大爷因楼下商铺管道改造遇下水难题,与商户起了纠纷。他向网格员求助后,社区立刻吹响“联动哨”,网格员、社区两委成员与三里庵派出所民警迅速上门。经现场调解,商户承诺重铺管道,居民表示认可,纠纷及时化解。
这样的快速响应,源于“网格吹哨、街所报到”机制。杏林社区划分为10个基础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1+1”责任组(1名街道联络员、1名社区网格员、1名社区民警),建立“问题即时报、力量同步到”流程。自机制推行,网格内民生诉求响应时间平均缩至8分钟,紧急事件处置效率提升60%。
精细服务,网格“解民忧”。“小区门口商铺乱停车,进出太困难!”西园三号路小区居民陈先生曾因这事与商家争吵,他打社区热线反馈后,社区、派出所、市容部门当天联合行动:市容部门协调腾出20余个非机动车停车位,派出所调解纠纷,社区跟进后续,彻底解决困扰。
精细服务还聚焦特殊群体。社区网格员、党员志愿者与派出所户籍民警组成“网格帮扶组”,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提供身份证补办、高龄津贴认证等“上门办”服务;民警还联合志愿者开展“居家安全课堂”,今年已授课18场,覆盖老人300余人次。
共治共享,网格“聚合力”。“看到楼道堆易燃物,拍张照发网格员,很快就处理了!”辖区居民周大叔是“网格哨兵”队伍一员,这支由社区招募、派出所指导的队伍,吸纳10名网格内党员、商户及热心居民,负责巡查隐患、收集诉求、协助调解,成了街所治理的“眼睛”“耳朵”。
杏林社区创新运用“街所联动”机制,整合民警、商圈物业、企业安保及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组建“网格义警队伍”。队员经专业培训后,常态化开展商圈巡逻与安全预警工作,今年以来已累计参与安防任务100余次。为激发义警积极性,街道联动周边商超打造“义警超市”,推行服务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机制,目前已累计发放积分超10000分,构建起“服务有回报、奉献有温度”的良性激励循环。
依托该机制,社区矛盾纠纷调解成效显著,今年已成功化解256起,化解率100%。同时,辖区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58.03%,小案破案率则提升35%,治安态势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