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与“魂”,更是市级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履行“维护市场公平、保障路网畅通、守护生命财产安全”使命的力量源泉。党建质量直接决定执法效能、队伍形象与政府公信力。只有把党的建设贯穿执法全过程、各环节,才能锻造一支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交通执法铁军。
铸牢政治忠诚之“魂”。交通执法权力集中、社会关注度高,是廉洁风险易发多发的“聚光灯”领域。须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依托中心组领学、“三会一课”研学、主题党日践学、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讲学等载体,系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交通运输和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把“政治要求”转化为“执法追求”,把“国之大者”细化为“责之重者”,确保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夯实组织体系之“基”。交通执法点多面广战线长,唯有组织强才能战力聚。支部建在链条上。对应路面巡查、治超站点、办案中队、窗口大厅等业务单元,科学设置“行动党支部”“车轮党小组”,做到执法链条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
身份亮在岗位上。全域推行“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挂牌上岗、亮诺践诺;在超限检测站、高速服务区设立“红色驿站”,把组织力嵌入执法最前沿。考评融入日常中。建立“日常积分、季度评星、年度评优”闭环机制,把党员贡献度与评优评先、职级晋升、绩效奖金硬挂钩,让先锋有待遇、落后有压力。
涵养优良作风之“形”。作风就是公信力,更是战斗力。纠治“微腐败”。紧盯“吃拿卡要”“选择性执法”“趋利执法”等顽疾,开展“作风体检”“一案双查”,对踩红线者零容忍。推行“说理式执法”。处罚决定书同步附上“违法事实+法律依据+自由裁量基准+救济渠道”四张清单,让当事人“认罚更服理”。推行“首违不罚+承诺轻罚”柔性清单,对轻微违法且及时整改的,以教育代替罚款,体现执法温度。搭建“连心桥”。常态化开展“执法大走访”,进企业、进场站、进车队,宣讲法规、倾听诉求、解决证件办理、信用修复等“关键小事”;在驻地设立“红色便民服务点”,提供饮水、急救、充气、简易维修等“十小服务”,把“管理者”变“服务员”。
锤炼过硬能力之“刃”。面对新业态、新技术、新法规,能力升级是唯一“通行证”。建立“晨读+周练+月考+季比武”培训链,核心法规“一口清”、新增条文“一周通”、典型案例“一月析”。打造“实战演武场”。围绕非现场执法证据固定、暴力抗法处置、舆情引导、突发事件救援等场景,每季度开展一次“红蓝对抗”演练,让汗水代替泪水。升级“智慧执法”。用好省级交通综合执法平台,推广“AI+遥感”“大数据+网格”模式,非现场执法占比年均提升10%,实现“鼠标巡逻、数据跑腿”。
风正一帆悬,奋楫正当时。新时代新征程上,市级交通执法队伍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以高效能治理护航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更加坚强的基层执法力量! (黄山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黄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