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前堆满布洛芬?网友的关怀太破防!
2025年9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曹操墓前堆满布洛芬?网友的关怀太破防!

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曹操石枕
安阳曹操墓高陵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一说本姓夏侯,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丞相、权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 魏王,曹魏政权奠基者。

曹操一生的仕途起于中原,他的安葬之地也在河南安阳高陵。安阳高陵,又称曹操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安丰乡西高穴村南,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占地面积约740平方米。如今的安阳高陵曹操陵墓,正在以一种新奇的方式出圈——门口的曹操高陵格子内,堆放了全国各地前来打卡的“热心群众”的礼物:各种牌子的布洛芬、鲜花、手写信、奖状、前往许昌的“曹操专属高铁票”、各样的酒、梅子零食、桃酥、漱口水和牙刷……有网友戏称,“止痛药比药店卖的种类还多”“这届网友还是太会整活了”……

关联地点:河南许昌 事件:煮酒论英雄

那一瓶瓶网友们给曹丞相带来的“酒”是最浓烈的一剂“历史回魂汤”,瞬间将我们拽回河南许昌(古许都)那个波谲云诡的午后。

据史书记载,刘备投靠在许都的曹操后,虽受礼遇,但始终心存戒备。为消除曹操疑虑,不惜化身“菜农”,在后园里挥汗如雨,表现出“韬光养晦”的姿态。

一日,曹操邀请刘备饮酒,正吃得好呢,曹操突然说道:“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意思是说,今天的英雄,只有你我两个人,像袁绍之类的人可都不算数啊!

此言一出,刘备“方食,失匕箸”,吓得老刘筷子都掉了,随后天边正巧滚过一声响雷,刘备急忙以此来掩饰惊慌,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假装自己掉筷子是被雷声给吓了。这一细节成为后世演绎“煮酒论英雄”的核心素材,也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青梅

关联地点:河南许昌,河南南阳 事件:望梅止渴

几袋堆在曹操高陵方格里的蜜饯梅干,可不仅仅是网友帮曹操送给刘备的下酒菜!在记载中,曹操对刘备说:“适见枝头梅子青青……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刘备听闻,跟着曹操来到小亭,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除此之外,这些梅子还是穿越千年的“精神VC片”,是刻在中华民族记忆里的“领导画饼”鼻祖级道具!指向的是那个让无数打工人、行军将士“膝盖中箭”的经典桥段——望梅止渴。这段是南朝刘义庆在《世说新语》里记载的“名场面”: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小麦

关联地点:河南许昌 事件:割发代首

曹操墓前的花束里,还有各种各样“人造麦穗”,有的是实体,有的是妙手生花……这些可不是普通贡粮!它背后是曹操“人设管理”史上的高光时刻——“割发代首”行为的“实体化弹幕”,一场发生在河南许昌郊外的顶级危机公关!

《三国演义》中记载,曹操率军经过一片麦田。正值麦子成熟的季节,为了不糟蹋百姓辛苦种下的粮食,曹操严令全军:士卒不得践踏麦田,违令者斩首!军令如山,大家都小心翼翼。然而,意外发生了。曹操自己骑的马,不知为何突然受惊,不受控制地冲进了路边的麦田,踩坏了一片麦子。作为最高统帅,他自己触犯了刚刚颁布的严令。面对这个尴尬的局面,曹操是怎么做的呢?他立刻拔出佩剑,作势要自刎,表示自己身为统帅,更应该以身作则,触犯军法,理应处死。

身边的将领和谋士们急忙拦住他,纷纷劝谏:“您是全军的主帅,怎么能自杀呢?军队和国家都需要您啊!”

最后,曹操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他用剑割下了自己的一缕头发,代替被砍下的头颅,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惩罚,并传示三军:“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让大家引以为戒。故事发生在河南许昌。许昌是曹操当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中心,是他的大本营。麦粒,正是这片中原沃土(河南)上最常见也最珍贵的作物,是百姓生计所系,也是军队粮草来源。曹操下令护麦,本身就有争取民心、保障军需的考量。

牙刷、牙膏、漱口水

关联地点:河南安阳 事件:曹操之死

考古学者在整理曹操遗骨时,发现曹操的口腔健康也十分糟糕。多颗牙齿几乎被蛀空,牙冠几乎不存在。曹操状况好一点的牙齿也有深达牙髓的龋洞,更有多颗牙齿的牙冠龋坏到几乎不存在,这意味着曹操满嘴牙齿的牙髓都暴露在日常饮食的刺激中,且随时可能发生急性炎症。他平时痛成什么样子让人无法联想。而这急性牙髓炎有夜间加重的特性,曹操“好梦中杀人”说不定也有病中急躁火气所驱使。

热心群众当然不忍心曹操受到牙痛折磨!然而这种病痛需要长期良好的生活习惯来养护才行!于是牙膏、牙刷、漱口水……全套装备都给曹丞相整上!

桃酥

关联地点:陕西汉中 事件:“一合酥”,杨修之死

曹操高陵贡品空格中除了常见的梅干蜜饯零食之外,还有就是各种酥质产品了。热心群众们心疼塞北千里迢迢送给曹丞相的零食都让下属一人一口分掉了,赶紧补偿!甚至有过分的群众顺走“自产自销”地吃掉了,就这样“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究竟是怎样的故事呢?

最早出处是《世说新语·捷悟》: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这段历史记载,曹操写的是“合”不是“一合酥”。“一合酥”的说法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中有:又一日,塞北送酥一盒至。操自写“一合酥”三字于盒上,置之案头。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操问其故,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

意思是有一天,塞北进贡给曹操一盒酥。曹操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个字放在案头。杨修见到了,竟然取勺子和大家将酥分而食之。曹操问其原因,杨修回答说:“盒上明明写着“一人一口酥”,怎么敢违背丞相的命令呢?”曹操虽然喜笑,而心里却厌恶杨修。而在《三国演义》中,这个情节成为杨修之死的原因之一。

布洛芬

关联地点:河南洛阳 事件:华佗之死,曹操之死

在曹操高陵前众多的“当代贡品”中,成堆的各式各样的布洛芬药盒显得格外醒目。大家千里迢迢送上这现代止痛药,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史书记载曹操饱受“头风顽疾”困扰。网友们怎么能受得了他的陨落正因为头痛?赶紧送上现代止痛神药布洛芬!

而这份跨越千年的“药方”,也悄然指向了他生命的终点—— 河南洛阳。

根据《后汉书·华佗传》《三国志·魏书·华佗传》等史料记载,曹操长期被严重的头风病所困扰。这种剧烈的头痛发作时,令他痛苦不堪,甚至“心乱目眩”。名医华佗曾为其诊治,提出需要针灸治疗的方案。

后来,曹操的症状日益严重,华佗自觉难以治愈,加上思乡情切,就借口妻子患病,向曹操请假回家去了。假期结束后,华佗赖在家里不肯回去,曹操屡次召唤无效,派人前去检查后发现华佗妻病是假、拒诊是真,怒而将其逮捕并杀害,华佗所著的医书也未能流传后世。

除了史料的记载外,曹操陵墓中考古发现的渠枕也是重要的佐证。渠枕为石质,整体为长方形,中央的弧形凹槽恰好可以放置人的颈部,背面刻着“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

石枕的用法是加热后枕在颈部,帮助疏通头颈经络。既然“魏武王生前常用”,就更说明曹操的确长期受头风病困扰。头风病不仅给曹操带来生理上的巨大痛苦,也可能影响了他的情绪和判断,成为他晚年挥之不去的阴影。

河南洛阳,作为东汉旧都和曹魏政权的核心之一,是曹操政治生涯的辉煌顶点——他在这里被汉献帝册封为魏王,加九锡,位极人臣。然而,这里也是他生命的最终落幕之处。

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阳病逝,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夺走他生命的,很可能正是那纠缠他多年的头风病与其他并发症。         据河南卫视官微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