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生死边缘 肥东好心人冒险救六人
合肥将为青年人才端出1万余个就业岗位
坚持执法为民 积极防范应对负面舆情
一句话新闻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9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坚持执法为民 积极防范应对负面舆情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进程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经济循环、大力提振消费、发展新质生产力、规范涉企检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都对行政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人民群众对执法规范化的要求和期许也越来越高,各方面的监督也越来越严格,负面舆情时有发生。

2024年底,某地“农民违规运输柴油被罚”事件在网络上炒得沸沸扬扬,暴露出执法部门对负面舆情的应对处置能力的欠缺,主要体现在风险意识不足、应对举措失当、协同处置不力等方面。负面舆情处置是一个“技术活”,要从思想和策略两个方面结合入手,标本兼治、双管齐下,才能提升负面舆情处置质效。

一是要持续强化“执法为民”理念,做到时时刻刻以人民为中心,这是防范负面事件的最有效手段。当下,不少单位、执法人员的“执法为民”理念还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宣传上,人性化执法、支撑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举措不实、不细。执法部门亟需进一步坚守人民立场,把执法为民理念贯穿到执法全过程、各环节,要在每一起执法案件中体现出公平正义。要推动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在保证执法公正的前提下,综合运用行政指导等管理方式和手段,更好地保护经营主体的财产权利和市场活力,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机遇和动力。要重点关注涉及弱势群体、特殊时段的案件,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多一步思考、多一些调查、多一点关怀,切忌一刀切、机械式执法,尽可能开展说理式执法,在保证执法力度的同时更兼顾执法温度,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实施“轻微免罚”“承诺轻罚”等制度。

二是要强化风险意识,通过构建主动的负面舆情监测与预警机制加以防范。一方面,加强实时监测与风险预判。通过建立多平台舆情监测系统(如社交媒体、新闻网站、短视频平台),第一时间捕捉敏感信息。例如,在“农民违规运输柴油被罚”事件发生后,各地相关部门可利用技术工具对“柴油运输”“农机加油”等关键词进行定向监测,提前预警类似争议性执法案例。另一方面,提高分类分级响应。根据负面舆情热度分级处理,对可能引发负面舆情的案件(如涉及农民、弱势群体的处罚),应设置快速响应通道。“农民违规运输柴油被罚”事件中,舆情因“农民卖粮交罚款”的悲情叙事迅速升温,若早期介入或可避免舆论失控。

三是要因势利导,妥善回应关切。回应负面舆情时需要遵循“快、准、稳”的原则,既要及时控制事态发展,又要确保回应内容经得起推敲。如果再次发生类似“农民违规运输柴油被罚”的事件,在一些案件事实还没弄清的时候,第一次回应时应重讲态度,强调执法部门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调查核实、依法依规处理、尽快公布事件进展情况;如果存在不规范、不文明执法甚至粗暴执法、违法执法的情况,要在第一时间承认错误,吸取教训,承诺全面调查,依法依规处理,举一反三抓好整改,根据调查结果严肃处理相关人员。

四是强化负面舆情应对的联动与协作。建立与宣传部门、网信部门、媒体的联动机制,及时掌握负面舆情走势,发布权威信息,包括及时辟谣。可以通过模拟负面舆情处置演练,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提升协作效率。除此之外,还要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对于执法中遇到的敏感案件,及时寻求其他部门的帮助。在“农民违规运输柴油被罚”事件中,若执法部门能第一时间联合农业、商务等部门协调农机加油服务,或可减少矛盾,避免负面舆情发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行政执法部门要持续深化“执法为民”理念,科学防范应对负面舆情,努力把负面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转变为推动行业和社会发展的增量。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推进执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不断提升行业治理能力水平,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保驾护航。    

安徽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监督局 王俊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