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突破创佳绩 自然资源赋能高质量发展
“土特产”如何挑起县域经济大梁
图片新闻
党建引领,构建“四维一体”门诊服务新生态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9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土特产”如何挑起县域经济大梁
——怀宁蓝莓带来的启示
 

据《农民日报》9月16日整版报道 过去的怀宁,满山都是巴茅草、老矮树,这颗蓝紫色的小浆果在当地人眼中还是连名字都叫不上的“洋玩意儿”;如今的怀宁,不仅成为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更凭借85亿元的年产值,让蓝莓产业成为挑起县域经济的大梁,成功将“怀宁蓝莓”打造成响彻长三角的“土特产”闪亮名片。 

1998年前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胡勇在安庆市怀宁县种下了第一株蓝莓幼苗,彼时这颗蓝紫色的小浆果,在当地人眼中还是连名字都叫不上的“洋玩意儿”,谁也未曾预见,这颗看似不起眼的小小果实,竟能多年后成为改写县域经济版图的“蓝色密码”。

27年后的今天,当晨雾漫过怀宁万亩蓝莓园,三桥镇金闸村62岁的农户程希平正提着竹篮穿梭在果树间,在江浙工地漂泊十余年的他在家门口找到了“金饭碗”。“以前种水稻,一亩地忙活一年也就赚千把块,现在采蓝莓,旺季一个月就能挣三四千!”他笑着擦去额头的汗,抬手摘下一颗放进嘴里,“没想到这洋水果成了咱的‘当家果’!”

过去的怀宁,满山都是巴茅草、老矮树,自蓝莓在怀宁落地生根后,县委、县政府锚定“特色产业兴县”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精准发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作用,从政策扶持、技术攻关到产业链延伸,二十余年如一日的坚守与深耕,让这颗小小的蓝莓逐渐长成参天产业。

如今的怀宁,不仅成为长三角地区规模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更凭借85亿元的年产值,让蓝莓产业成为挑起县域经济的大梁,成功将“怀宁蓝莓”打造成响彻长三角的“土特产”闪亮名片。

目前,怀宁已培育国家级蓝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国家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4家,集聚规模化种植企业198家,以及10家精深加工企业,其中千亩以上种植企业7家、500亩以上企业15家、300亩以上企业60家、100亩以上企业140家。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