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驿站为户外劳动者撑起 “爱心港湾”
非遗传承人姚家伟: 让千年傩戏在新时代“活”起来
安徽省举行电梯突发事件 应急救援综合演练
首站聚焦祁红产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宿州市第二届职工托育职业技能竞赛在砀山举行
安徽女手全运会首战开门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9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非遗传承人姚家伟: 让千年傩戏在新时代“活”起来

马泽冰
 

在安徽池州贵池区梅街镇姚街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池州傩戏代表性传承人姚家伟,用三十载光阴守护着这门千年古艺。

姚家伟生于1965年,出身傩戏世家。尽管傩戏曾一度濒临失传,但从小耳濡目染的他,在父亲姚克水的影响下,早早埋下了热爱的种子。1991年,他正式加入傩戏会,开启传承之路。傩戏表演难度极高,既要掌握没有乐谱、全凭口传心授的唱腔,又要佩戴重达两斤的木雕面具完成高难度动作,甚至需要踩高跷表演。姚家伟勤学苦练,常常深夜背词,脸部被面具磨破也从不退缩,最终成为傩戏表演的中坚力量。

他不仅致力于表演,更全力投入傩戏的抢救与整理工作。早年,他与老一辈艺人走村串户搜集剧本,成功恢复《孟姜女》《章文显》等多部传统剧目。2008年,姚家伟被认定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深感传承责任重大,他积极开展“傩戏进校园”活动,赴安徽师范大学等高校演出,并参与池州市“名师带徒”工程,培养出方超、姚新祥等十余名年轻传承人。2015年,他在南昌国际傩文化节荣获“伞舞”金奖;2018年,远赴法国巴黎演出,让傩戏走向世界舞台。

此外,姚家伟还自发守护省级文保单位——姚氏宗祠,坚持日常巡查、定期修缮,使这座古建筑成为傩戏展演与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在他看来,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一种精神与信仰的守护。如今,他的儿子姚南星也成为一名傩戏传播者,在教学中延续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姚家伟始终坚信:“守住傩戏,就是守住我们的根。”如今,这位六旬传承人依然活跃在戏台上下,他的身影,已成为池州傩戏生生不息的象征。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