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得激烈得很,枪越响越有神
宿州埇桥区:皮薄无核甜度高 蒿沟镇“糖包子”铺就共富路
9月,警惕这些传染病 安徽疾控发布提醒
下一篇4 2025年9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94岁抗战老兵石纪伦:
打得激烈得很,枪越响越有神

记者 吴承江 黄洋洋 文/图
 

“经过激烈的战斗,我们俘虏了十几个日本兵,缴获十几挺机枪。”回忆起与日军的交锋,94岁的石纪伦依旧历历在目。

1931年,石纪伦生于萧县王寨镇石桃园村一个赤贫农家,一家8口挤在简陋土坯房里,仅靠几分薄田维生,饥饿与贫困是他童年最深的记忆。

1944年7月,13岁的他毅然投身革命洪流。彼时中国正遭日军铁蹄践踏,这个贫苦少年怀揣朴素的爱国情怀穿上军装,成为为民族解放而战的战士。

入伍不久,他便在萧永游击队担任通讯员。这个岗位看似平凡,却需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传递情报,每一次出发都是与死神的较量。1944年8月的一次紧急任务中,敌军刺刀刺穿他的左腿,迎面骨严重受损。虽然医疗条件极度匮乏,但他仍强忍剧痛完成任务,那块未能完全取出的碎骨,从此与他的身体长在一起,成为烽火岁月最深刻的印记。

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他跟随游击大队转战各地,永城的对日作战至今清晰印在记忆中。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他和战友们毫无惧色,“打得激烈得很,枪越响越有神”。那场战斗中,他们成功俘虏了十几个日本兵,将缴获的十几挺机枪捆成一捆,高兴地送回后方。

战火淬炼中,部队的优良传统深深融入他的血脉。他始终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奉为圭臬。在群众家中借住时,哪怕是一口热饭,他也坚持先让给老人,自己则常啃着干硬的杂粮充饥。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石纪伦的身影始终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1950年8月底,新中国的曙光照亮大地,他退伍返乡。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为新中国解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