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大“煤电+熔盐”储能项目在宿州投产
阳光分班,纾解家长焦虑的一剂良方
“我们的节日·七夕” 主题文化活动在骆岗公园举行
泾县人民检察院 开展剥夺政治权利刑罚执行专项检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9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阳光分班,纾解家长焦虑的一剂良方

周卫星 王昊淼
 

又到开学季,今年开学前最热门的教育话题当属阳光分班。

往年,义务教育起始年级的“分班大战”总让家长焦虑不已:“找找人,让娃进个‘好班’”“为了选个好班主任,我都睡不着觉”。当“好班=好未来”的执念成了不少家庭的心病,我省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2025年阳光分班政策,恰似及时雨,为抚平家长焦虑开出了对症良方。

阳光分班落地前,分班乱象屡见不鲜:部分学校悄悄“掐尖”,将成绩好的学生集中到“重点班”;有人靠“关系”进“好班”,没关系者只能望而兴叹。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教育公平,更将家长推入“内卷”怪圈——为让孩子“赢在分班线上”,有人高价“买门路”,有人托人“找关系”。而阳光分班精准戳中“暗箱操作”痛点:通过明确禁止“掐尖招生”“重点班”,从源头切断非公平竞争链条,让每个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也让家长不必再为“找关系”费尽心机,为焦虑的家长松了绑。

阳光分班的核心,是把“教育均衡”从口号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借助公开、随机、均衡的分班办法,杜绝人为制造差距。过去,“好老师集中在重点班”的说法,让家长对分班结果格外敏感;如今,阳光分班要求师资“均衡化”搭配,“好班”“差班”的标签不复存在。

阳光分班要真正“暖”到家长心里,“公开透明”是关键,“监督问责”更必不可少。每一步置于“阳光下”,才能杜绝“小动作”,“透明化操作”比任何“承诺”都管用——家长看清分班每一环,知晓无“空子”可钻,自然减少猜忌、增添信任。

但仅靠透明不够,执行力度不足会让好政策“打折扣”。过去部分地区虽推行“均衡分班”,却变相设“隐性重点班”,或执行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家长空欢喜。此次安徽明确对分班过程全程督导,并将阳光分班执行情况纳入学校考核,为政策装上“监控”。一旦发现学校“掐尖”“分重点班”,不仅要整改,更要追责问责,相关责任人无法推诿。安徽还要求“畅通举报渠道”,让家长、社会都能成为“监督员”——发现违规可举报,相关部门需及时核查、公开结果。同时,追责问责要“动真格”,唯有“违规成本”高于“违规收益”,才能让阳光分班成为“铁规矩”。

阳光分班要走稳走远,还需“多方合力”。一方面要做好组织领导、严格落实流程;另一方面,宣传引导不可缺位。部分家长对阳光分班存顾虑,这就需要学校通过家长会、媒体等渠道“科普”:均衡师资如何保障教学质量,随机分班如何培养孩子适应能力。唯有让家长真正理解政策初衷,才能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支持”。

从“托关系抢‘好班’”到“阳光底下随机分”,阳光分班改变的不只是分班方式,更是教育生态。它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教育机会,也让家长从“内卷焦虑”中解脱。诚然,阳光分班并非“万能药”,教育均衡还需师资流动、课程改革等多方面配合,但它已然迈出关键一步——用透明驱散阴霾,用公平温暖人心。每个孩子都能在公平环境中成长,家长不再为“分班”焦虑,这样的教育,正是我们真正期待的样子!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