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万年的“时光糖”! 藏着会发光的波罗的海情书
2025年8月1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4000万年的“时光糖”! 藏着会发光的波罗的海情书

 

在河南博物院新展里,近千件波兰琥珀正散发着蜂蜜色的柔光——4000万年的松脂滴落,把远古昆虫、植物碎片裹成永恒的标本;匠人指尖的巧思,让金黄的“太阳石”变成项链、雕塑,连空气都染上温暖的光泽。      据河南博物院官微

第一颗糖: 藏着史前密码的“时光胶囊”

这些琥珀是大地写了几千万年的日记。

始新世的松树分泌树脂,黏稠的汁液裹住路过的小虫、飘落的叶片,在地壳深处经历压力与热力的“魔法”,最终变成轻得能浮在水面的宝石。海浪冲刷过的琥珀边缘带着温柔的弧度,地层里沉睡的则保留着原始的粗犷——每一块都是地球送给人类的“时光盲盒”。

第二颗糖: 跨越千年的“琥珀情书”

你敢信吗?几千年前的地中海贵族,愿意用等重的黄金换一块波罗的海琥珀。

那时的人们相信,琥珀的金黄光泽是太阳的碎片,能带来温暖与力量。于是,商人沿着“琥珀之路”穿梭,把这份美丽从波罗的海传到地中海,又沿着丝绸之路与东方文明相遇。现在看这枚琥珀太阳盘,纹路里仿佛还能听见远古驼铃——原来美真的能穿越时空,成为不同文明的共同语言。

第三颗糖: 被匠人吻过的“流动的光”

当琥珀落入设计师手中,就成了会呼吸的艺术品。

金花焰彩链上的琥珀,像凝固的蜂蜜在阳光下流淌;《丝绸之路小马》的鬃毛里,藏着波罗的海的浪与东方的风。它们不再是冰冷的化石,而是被注入了温度——是波兰工匠的巧思,也是中波文明对话的火花。

这个夏天,来河南博物院东配楼二楼展厅,亲手接住这颗穿越4000万年的“时光糖”吧。

从7月25日到10月26日,让琥珀的光,照亮你与远古、与世界的对话。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