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歙县: 葡萄喜迎丰收
安徽生物多样性保护稳步推进
重大飞跃!中国科大刷新这一世界纪录
“好戏安徽”启幕 话剧《今夜星辰》上演
上海-南京-合肥高铁,最新进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8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徽生物多样性保护稳步推进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2个,居全国前列
记者 徐越蔷
 

星报讯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安徽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扎实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各项工作,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安徽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

近年来,安徽始终将示范创建作为践行“两山”理念的重要抓手,指导各地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目前,全省已累计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10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2个,居全国前列;命名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46个。

连续8年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安徽省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工作的通知,完善“绿盾”问题整改销号闭环管理机制。通过努力,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内重点问题实现动态清零。

与此同时,推进四个批次58个县域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在调查范围广度、深度、精度上实现历史性突破,发现名贵中药材黑柄炭角菌等一批安徽省新记录种,首次记录到亚洲黑熊在安徽活动影像,今年2月巢湖上空数万只鸟形成“鸟浪”现实版“大鱼海棠”奇观火爆全网,这些都生动展示了安徽“林中有兽、水中有鱼、空中有鸟”的良好生态画卷。

此外,积极开展第五次全省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围绕长江流域、巢湖生态湿地、大别山区、淮河自然岸线等重点区域开展专项评估,旨在科学掌握全省生态本底变化,客观评价生态保护成效,为提升全省生态保护和修复监管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