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巷里的新消费 主打“满满烟火气”
合肥地区用电暴增超20% 20万居民参与节电响应
绩溪县教体系统党员示范培训班 暨党务干部培训在安庆举办
合肥一中70余名学子圆梦军警院校
下一篇4 2025年7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街巷里的新消费 主打“满满烟火气”

记者 张亚琴
 

在安徽的广袤大地上,百年老街星罗棋布,它们是岁月的见证者,更是城市记忆的承载者。近年来,安徽各地以创新思维激活历史文脉,通过打造 “沉浸式” 消费新场景,让古老街巷焕发蓬勃生机,形成了历史与潮流激情碰撞、文化与经济双向赋能的生动局面。从阜阳管仲老街的古韵今风,到淮南九龙岗的工矿记忆,这些街巷正以 “可触摸的记忆”“可体验的文化”“可参与的消费”,书写着城市更新与文旅发展的新篇章。

让历史现场成为消费磁场

“这梳妆台的雕花和我家老物件一模一样!” 在淮南市大通区九龙岗历史文化街区的老宅,来自江苏的游客谢明抚摸着木质家具的纹路,难掩激动之情。二八自行车、搪瓷缸等充满年代感的道具,木质梳妆台、煤油灯等老物件,与红砖厂房、新华书店、梧桐老街共同构成的文旅场景,让人顿生怀旧之情。作为电视剧《六姊妹》的主要取景地,这里保留了 “原始风貌” 的一景一物,随着剧集热播,日均游客量突破万人次,成为淮南煤矿业历史的 “活态博物馆”。

九龙岗历史文化街区的走红,源于对历史场景的精准还原。这里没有刻意翻新,而是用“修旧如旧”的方式保留工业遗产的原始肌理,现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龙岗老火车站碉堡,还有淮南矿业所办公楼、淮南矿务局办公楼及民国建筑群等,是淮南城市发展的起源地。这种对 “原始风貌” 的坚守,让老街成为天然的影视取景地,而影视 IP 的热播又反哺旅游,形成 “以影带游、以游促产” 的良性循环。

非遗与潮流碰撞出消费火花

夜幕降临,歙县府衙广场的非遗夜市渐入佳境。徽州漆器传承人现场演示 “犀皮起皱” 工艺,游客围坐一旁,亲手调制漆色、制作专属挂件;黄梅戏演员与汉服爱好者即兴对唱,传统唱腔与现代旋律在灯火中交融。这个安徽首个非遗夜市,每周六吸引数千人参与,带动周边民宿入住率提升 40%,成为 “让文化可体验、可带走” 的生动实践。

歙县府衙历史文化街区的成功,在于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消费动能。街区立足徽州文化特色,建成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结合馆藏文物打造科普教育、廉洁文化、研学等基地;引导居民利用老宅子开设民宿,形成 “民宿一条街”;通过 “非遗 + 夜市” 模式,让徽州木雕、砖雕、竹雕等传统工艺走出展厅,成为游客可参与的消费项目。

小街巷里生长出大消费

业态创新的活力同样体现在阜阳管仲老街。这条全长 6.1 千米的老街以明清时期皖北合院民居为骨架,墙上的 “管鲍分金”“老马识途” 等成语故事与青砖墙相得益彰。在这里,管豆咖啡馆的《管子》名句墙成了打卡背景,管韵汉服体验馆让年轻人穿越回春秋战国,管仲研学馆则将历史智慧转化为研学课程,成为安徽省级休闲旅游街区。

安徽的百年老街正以 “沉浸式” 消费新场景为纽带,让历史可触摸、文化可体验、消费可持续。在这里,每一块青石板都承载着故事,每一间老店铺都孕育着创新,历史与潮流的激情碰撞,正奏响城市更新与文旅发展的和谐乐章。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