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刀”出鞘!合肥特警孙相楠勇夺全国第二
泗县大杨镇:移风易俗主题宣讲筑文明新风尚
抗大八分校:烽火中的革命摇篮
合肥将再建三所高中
安徽首台 鲲鹏技术路线商用电脑下线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7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抗大八分校:烽火中的革命摇篮

记者 章沁园
 

在安徽省天长市铜城镇龙岗社区,有一处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地方——抗大八分校旧址纪念馆。它不仅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全民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更是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也是全国十九个抗大分校遗址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处。当我们踏入这片土地,仿佛能听见当年的激昂口号,看见革命先辈们坚定的身影,那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在眼前徐徐展开。  

烽火建校:在枪林弹雨中培育栋梁

1941年5月,正值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局势严峻,斗争残酷。为适应华中敌后抗战对干部的迫切需要,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亲自兼任校长,依托相对稳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龙岗这片土地上创建了抗大第八分校。彼时,日军频繁扫荡,物资极度匮乏,办学环境极为艰苦。然而,八分校的全体师生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在战火纷飞中为革命事业培育希望。

在抗大八分校的发展历程中,众多革命先辈在此留下了深深的足迹。陈毅、张云逸、罗炳辉等人曾亲临教学或指导工作,他们以丰富的斗争经验和卓越的领导智慧,为学员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粟裕将军也曾到访,带来了宝贵的军事战略见解。这些革命前辈的言传身教,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学员们的革命道路,激励着他们为民族解放事业不懈奋斗。

抗大八分校共开办4期培训班,培养出2500余名军政骨干。他们从这里走出,奔赴各个抗日战场,将热血洒在祖国的土地上,为抗击日本侵略者立下了不朽功勋。

古建藏史:在砖瓦间凝固烽火岁月

抗大八分校纪念馆核心依托保存完好的八分校旧址群,校务部、政治部、学员队驻地等主要机构,皆分布于龙岗古街的徽派民居与寺庙之中。精心修缮的校部四合院、陈毅故居、学员宿舍、课室(利用普照庵、真武庙等)错落有致,木雕古韵犹存,无声地诉说着那段不平凡的历史。

旧址内丰富的图文史料、历史文物(如学员笔记、生活用品、武器模型)、复原场景,生动再现了当年“敌后课堂”的艰辛与学员们的昂扬斗志,使那段“一面学习,一面生产,一面作战”的峥嵘岁月跃然眼前。在这里,我们能看到学员们在艰苦条件下仍刻苦学习的笔记,那一笔一划都饱含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革命的坚定信念;能看到他们简陋的生活用品,感受到他们生活的艰辛;还有那些武器模型,仿佛在诉说着他们随时准备奔赴战场、保家卫国的决心。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文物,不仅是对那段历史的见证,更是对后人的鞭策与激励。

作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抗大八分校纪念馆不仅是凭吊历史、缅怀先烈的胜地,更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大精神的生动课堂。

如今,抗大八分校旧址纪念馆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和学习者前来参观、缅怀。人们在这里感悟着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精神,汲取着奋进的力量。在新时代,抗大八分校所承载的抗大精神,依然熠熠生辉,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