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合肥女子独自环跑青海湖
一句话新闻
遵守交规 从我做起
筑牢安全防线 防“溺”于未然
“五彩假日”暑托班开课
华师附院(芜湖二院) 门诊化疗中心正式开诊
下一篇4 2025年7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六天半完成海拔3200米挑战
37岁合肥女子独自环跑青海湖

记者 徐越蔷
毛金玲独自环跑青海湖,路过的骑行小伙为其拍照记录
平时在合肥的训练照片
近两年,毛金玲参加马拉松比赛所获的奖杯奖牌
 

“最后3公里了,我要放慢脚步享受这仅剩的美好。”7月9日,37岁的合肥马拉松爱好者毛金玲完成了一项个人挑战——独自环跑青海湖(海拔近3200米),全程333公里,历时六天半。回顾这段经历,她坦言:“不到最后五公里,我都不敢预判能完成。但即使失败,我也很开心自己尝试过。”

十年,从“跑不动”到“跑不停”

“十多年前我因为长期久坐,身体亮起红灯,连一公里都跑不了。”毛金玲回忆,最初通过徒步、健走、骑行逐步建立运动习惯,经过几年有氧积累,渐渐能跑五公里、十公里。接着加入合肥跑团后,她在有经验的跑者指导下进步很快,去年还专程去云南马拉松名将尹顺金训练营学习深造。“这让我学会精准掌控身体,懂得规避运动风险。”

选择青海湖,源于热爱。“十年前我在徒步转青海湖时,就萌发了跑步转湖的想法。”直到近年系统训练后,毛金玲才有信心发起挑战。作为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她月跑量达500~800公里,每周进行3~5次力量训练。近两年,毛金玲参加过30多场马拉松比赛,近30次跻身前八,其中有10多场位列前三。

“这是我第三次来青海湖,了解这里‘五里不同天’和周边商业配套。”她还说,此行并没有推广理念的宏大目标,“只是觉得,中年的我仍需保持一颗勇敢尝试的心。”

精简装备,随遇而安

“我对自己的体能足够自信,出发前在西宁住了三天,心情平静,没有压力。”毛金玲的装备极为精简:8L越野包、1L水袋、防风衣、两套换洗衣物和电解质粉,“高原天气是最大变数,我连一天都坚持不下来的可能性都想过。”

环湖期间,她每日7点起床,规划好午餐饭店或者补给站后开跑,傍晚入住沿途旅店,“青海湖边的商业补给相隔不会超过十公里,因此我带的补给不会太多,一瓶加了电解质粉的矿泉水倒入水袋,足够支撑两个小时。备了三支能量胶,但几乎用不到。”

尽管高原环境严峻,她却未遇身体不适,“作为一个平原人,能在高海拔连续近七天长跑,证明运动改变了我的体质,耐力极限可能远不止于此。”唯一需要警惕的是交通安全,“靠路边白线外跑,绝不占用机动车道。”

在画中奔跑,与自然和陌生人对话

“这次运气特别好,六天半时间里仅有半小时小雨和半天烈日,其余都是温和天气。”毛女士用“沉浸感”形容自己的状态,“比起自由感,更多的是沉浸其中,也有和自己对话分享的时刻,完全没有恐惧和脆弱。”

青海湖的美景成为深刻的记忆:二郎剑附近的油菜花田与墨蓝湖水相映,黑马河往前一段湖边的浪花与草甸小花,鸟岛上空盘旋的鸥鸟,刚察草原的辽阔……人在画中游是她对这段路程的注脚。

更让她动容的是沿途的善意:自驾游客邀她野餐聊天,骑行者与她多次相遇互道加油,哈尔盖镇藏族奶奶的祝福。

尝试比结果更重要,梦想仍在路上

最后一天,毛金玲以全程马拉松距离完成冲刺。当骑行小伙见证她抵达终点的时候,她激动难抑:“直到最后五公里,我都不敢相信自己能完成这项挑战。但即使没完成,我也开心——至少我试过。”

“中年人不怕失败,最怕丧失尝试的勇气。”毛女士直言,这次挑战让她更坚信“不去尝试,永远不知道行不行”。作为女性跑者,在能力体现和性格魅力方面,毛女士并不认为有男女之分,“女性身体条件或不如男性,这时候就更能体现女性坚韧不屈的意志品质。”

毛女士也想对想尝试类似挑战的人说,评估好自身体质条件,报着尝试心态,做好随遇而安、随时撤回的打算。对于未来,她透露有一个梦想:“2018年骑行川藏线后,就有了跑步去拉萨的梦想,我至今对川藏线保持着高度的敬畏之心,未来会继续评估体质。”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