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融入新经济 携手共创好未来
安徽桥牌队混团组晋级全运会决赛
合肥市朝霞小学开展家访活动
宣城市生态环境局到旌德调研水环境保护工作
合肥市包河区官塘社区: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
携手社居委开展主题绘画活动
青果压枝待“抢鲜” 榛园生金惠乡邻
寻访城市记忆 赓续庐州文脉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7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青果压枝待“抢鲜” 榛园生金惠乡邻

张欣欣 项锦 记者 禹志强
 

星报讯 七月骄阳似火,位于宿州埇桥区符离镇芦村的宿州市榛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榛子园里却是一片繁忙与喜悦。榛子园负责人刘朝洞戴着草帽,正带领着工人穿梭林间,或仔细检查果实生长情况,或弯腰拔除杂草。园内一颗颗饱满的榛果不仅是丰收的希望,更是村民家门口增收的“金疙瘩”。

“看这‘达维’品种的榛子个头大,咱这儿比山东早熟半个月,更比东北早两个多月,抢的就是这个‘鲜’。”宿州市榛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朝洞托起一捧刚摘下的青皮榛果,黝黑的脸上满是自豪地向记者说道。

八年前,刘朝洞引种榛苗时,看中的正是埇桥独特的水土气候赋予的“时间差”优势。“基地种植了400余亩榛子,预计在7月中旬上市,正好填补市场空档。鲜果在地头就被经销商订走,一斤7块钱,今年亩产超1000斤,效益很稳当。”刘朝洞向记者说道。

榛子园的繁忙,直接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正在榛子园除草的村民江献元高兴地说道:“从冬天剪枝,到夏天除草、采摘,一年四季园子里都有活干。平均一天能挣60块钱,关键是不用出远门,在家门口就能把钱挣了,还能顾上家里老小,这日子真有奔头。”

像江大哥这样在榛子园长期或季节性务工的村民不在少数。刘朝洞向记者介绍道:“采摘高峰期尤其需要人手,能吸纳不少附近劳动力。发展这个产业,就是希望能带着乡亲们一起富起来。”

望着这片闲置土地变身“绿色银行”的榛林,刘朝洞心中酝酿着更大的产业图景。“我们不能总停留在地头卖鲜果。”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