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意浓 中暑无声 学会和中暑君说拜拜
2025年7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夏意浓 中暑无声 学会和中暑君说拜拜

 

夏至已过,白昼最长,随着阳光直射时间的增加,气温不断攀升,居高不下。根据安琥省气象台消息,7月1日我省出梅,进入晴热高温天气,月底即将迎来大暑节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解锁夏季防护密码,学习如何科学防暑降温,和中暑君彻底说拜拜。

何为高温天气及高温热浪?

依据我国气象行业标准,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时的天气称作高温天气。若连续出现3天以上的高温天气过程,则被称作高温热浪。

高温热浪下人体健康风险有哪些?

1.中暑 是一种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丢失过多导致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2.心脑血管疾病 如诱发心肌梗死、冠心病、缺血型脑卒中等。

3.呼吸系统疾病 加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人群过度通气和肺应激反应。

4.其他健康风险 紫外线导致皮肤晒伤或者过敏;导致食物变质,从而引发腹泻或肠胃炎;影响情绪调节能力,增加焦虑或暴躁情绪。

中暑的症状有哪些?

1.先兆中暑 大量出汗、头晕口渴、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高(≤37.5℃)。

2.轻度中暑 伴有面色潮红或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加速等,体温最高可达38.5℃。

3.重度中暑 可出现四肢肌肉酸痛或痉挛(如热痉挛),以及头晕、头疼、恶心呕吐以及晕厥(热衰竭),甚至出现进行性多器官功能衰竭,伴随意识障碍,或死亡(如热射病),体温可超过40℃。

健康防护的三类重点人群

1.敏感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

2.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如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患者等。

3.户外作业人群:如农民、建筑工人、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员等。

夏季防中暑的五大锦囊妙计

1.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减少非必要外出。夏季高温时段一般为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一时间段尽量避免外出。如需外出,减少剧烈运动并注意休息,可选择阴凉处活动。

2.户外出行,做好防晒降温措施。选择穿着宽松、透气、浅色的衣物,减少热量吸收。使用遮阳伞、遮阳帽、防晒衣或涂抹防晒霜,减少直射阳光。

3.少量多次主动饮水,必要时补充电解质水。准备防暑降温饮品,优先选择常温白开水,也可以选择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饮品。避免饮用含酒精、咖啡因以及大量糖分的饮品。

4.保持室内环境舒适。使用空调、电扇等设备调节室内温度,但要注意温度不宜过低,一般建议空调温度设置在26℃左右为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适当开窗通风换气。

5.关注身体健康,保证充足睡眠。饮食尽量清淡,高温环境下人们更需要摄取足够的热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若出现中暑先兆症状,及时寻求帮助,严重时立即就医。

中暑急救小口诀:移、降、补、呼

移:立刻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使其平躺,解开衣服实现尽快散热。如果发生呕吐,翻转患者身体使其侧躺,并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降:脱去患者外衣,用冷水浸泡后的毛巾擦拭全身,或用降温产品(冰袋等)在颈侧、腋窝、腹股沟等处冰敷从而实现快速降温。

补:针对意识清醒患者,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选择淡盐水或电解质水。

呼:患者症状若无法缓解,或口腔体温>39.5℃、意识模糊或昏迷、持续呕吐/抽搐等症状,立即拨打120呼救,送医诊治。 据安徽疾控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