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在安徽泗县刘圩镇濉水之畔,江上青纪念园如一座无声的丰碑,向世人讲述着一位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奠基者的热血与忠诚。
步入纪念园,花岗岩牌坊上“浩气长虹”四个大字,正是江上青烈士短暂而壮烈一生的最佳注脚。1939年3月,中共皖东北特委成立,江上青作为特委委员,积极协助中共豫皖苏省委书记兼八路军、新四军驻皖东北办事处主任张爱萍等,进一步推动皖东北国共合作、团结抗战局面的形成,共同建立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积极动员群众抗日、团结开明士绅参加政府工作。
他以笔为枪传播革命火种,创建皖东北抗日军政干校,培养大量干部并创办《皖东北日报》,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积极与中共中央山东分局联系,自觉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进行工作。委派党员掌握区乡政权,秘密发展党员、壮大党的力量。建立和发展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壮大我军主力;促成八路军、新四军到皖东北地区同盛子瑾部合作抗日的局面。
园内主祭台庄严肃穆,2.8米高的江上青半胸雕像屹立中央,28级台阶无言诉说着烈士生命虽短暂却如星辰般耀眼的二十八年岁月。翠竹掩映的浮雕纪念墙,镌刻着他从事地下学运工作、加入党组织、狱中斗争、以笔代枪写诗撰文传播革命火种、组建皖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壮烈牺牲光辉一生的场景。1939年8月29日,江上青在协助张爱萍等做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工作后,与盛子瑾等率部返回司令部途中遭地主反动武装伏击,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纪念馆以徽派风骨静立,白墙青瓦间陈列着英模事迹。2009年,江上青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纪念馆南侧的纪念林,青松挺拔、腊梅含香,每一片葱郁都是对烈士精神的无声礼赞。
自2011年落成以来,纪念园已成为皖东北重要的革命传统教育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红色基地。江上青同志以生命熔铸的信念之光,提醒着我们铭记那段烽火岁月中先驱者的牺牲与贡献,激励今人继承先烈遗志,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接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