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花神竟然是李白?
2000多年前古人洗手的仪式感,藏在这个“水瓢”里
3上一篇 2025年5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2000多年前古人洗手的仪式感,藏在这个“水瓢”里

窃曲纹兽足匜(yí) 安徽博物院藏
西周龙流盉 安徽博物院藏
 

古人洗手总共分几步?仪式感比你想象的还要足!这件工具必不可少,今天来认识窃曲纹兽足匜(yí)!

匜(yí)?原来你是个“水瓢”。

扁扁的嘴巴和矮矮的脚丫,看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像不像小鸭子?它的技能其实是——盛水!窃曲纹兽足匜(yí)是一只2000多年前的“水瓢”,它的口缘较直,流槽较窄长,很方便水从中流出。深腹圜底,下面有四个扁兽足,后有兽首形把手。 上腹饰有三角卷云纹,下腹饰有窃曲纹,匜是古代盥手注水之器,身上却穿着如此华丽的外衣。看来古人十分注意仪式感与细节对盛水的工具都十分讲究!

这种重要纹样,由动物形象而来,这件匜下腹的窃曲纹,是古代一种重要装饰纹样,一般由两端回钩成“S”形的线条,构成扁长形图案,中间常填以目形纹,是一种变形的动物纹样,也是动物的简化和抽象化,其名称据《吕氏春秋·适威》而来,“周鼎有窃曲,状甚长,上下皆曲,以见极之败也。”

窃曲纹始见于西周中期,春秋早中期十分盛行,沃盥礼中还有个“盘匜CP”,匜是中国先秦时代礼器之一,用于沃盥之礼。最初用于祭祀前的洁净仪式,后逐渐演变为贵族宴饮等场景的标准化礼仪。

沃盥礼盛行于西周时期,西周中期以前浇水用盉(hé),西周晚期匜出现后便改用匜,沃的意思是浇水,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通过匜、倒水、盘、接水的形式清洁双手,以示对宾客或仪式的尊重。

既然有了水瓢,总要有工具来接水吧?这不,盘来了!《礼记·内则上》曾记载,“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盘是接水用的容器,盘和匜总是组合式同时出现,就像一对好搭档。盘匜组合始于西周晚期,流行至战国,这件窃曲纹兽足匜在出土时,旁边就有一件盘,与文献记载相符,看来它们两个真是形影不离。

在这个可爱的“水瓢”里,能看到2000多年前,古人对洗手的满满“仪式感”。 据《安徽发布》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