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体大棚奏响乡村振兴“丰收曲”
滁州琅琊区:奏响传统文化新乐章
徽州学校举办 “工匠情” 朗诵比赛
“爱卫”行动 绘就城乡健康新画卷
图片新闻
法治护航 书写高质量发展 “水文章”
六安裕安区:打造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
下一篇4 2025年5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宿州埇桥区
连体大棚奏响乡村振兴“丰收曲”

孙启梦 记者 禹志强
 

星报讯 近日,记者来到宿州埇桥区芦岭镇花庄村连体大棚中,这里已是一片忙碌景象。几位村民正弯腰采摘紫得发亮的圆茄,他们用特制的剪刀在茄蒂处利落一剪,将一个个沉甸甸的茄子小心放入塑料筐中。

“现在是黄瓜、茄子上市的时候,我们一天能采摘4000斤左右。”村民王巧丽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指着身旁堆满新鲜蔬菜的塑料筐说:“你看这些茄子,表皮发亮,轻轻一按有弹性,都是严格按照标准采摘的。”在她身旁,工人们正麻利地将刚采摘的蔬菜进行分拣,把大小均匀、品相完好的装袋,准备送往市区的农贸市场。

这些大棚的负责人吴建民介绍道:“春季大棚以种植黄瓜、辣椒、茄子为主,夏天种莴笋以及延秋的黄瓜、辣椒等。”

那么这种连体大棚比传统大棚优势在哪?吴建民解释道:“大棚配备了自动卷帘设备,通风效果好,夏季降温比较快,一年四季都能确保作物在最适宜的环境中生长。”据悉,这批大棚是2021年底以来,花庄村利用140余万元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建成了10亩连体大棚和3亩冬暖棚,又流转了20亩连体大棚,将传统农业升级为设施农业,亩均效益达一万元。

花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亚说:“目前该项目已带动本村20余人就业,人均月收入超过2000元。”村民王巧丽就是受益者之一:“自从村里有了扶贫大棚,我就来这儿干活了,每天都有活干,收入也不错,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