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上午8点18分,一辆贴着大红喜字的新能源公交婚车,准时驶出安徽歙县金虹庄园小区,开启又一对新人的幸福新生活!
按照传统的婚俗礼仪,身着中式婚服的新郎江旭,随着伴郎和迎亲亲友团,一起乘上“公交婚车”,启程迎娶新娘。
跟随迎亲队伍,记者切身感受了一场让人耳目一新的“公交婚礼”。
走出电梯,新娘家的亲友团已经在门前列队相迎,与预想中“红包开路”不同,他们人手一支鲜花,将笑容和祝福一齐送到新郎手中——这是新娘吴敏设计的“一路生花”。
来到新娘的“闺房”,看到伴娘拿出来的接亲“表演清单”,前一刻还略显“紧张”的新郎和两位伴郎瞬间喜笑颜开,原来清单上列出的是几个好玩又有趣的游戏:套圈圈、电臀达人、弹跳玩偶……欢乐的气氛中,他们轻松“过关”!
接上新娘,双方亲友团同乘公交婚车,一路上唱歌拍照、节目互动、欢声笑语,虽然没有长长车队,却更加热烈喜庆。
接下来是徽州传统的婚仪:喝红枣栗子汤——“早早得利”,吃浇头面——“长久富足”,给父母奉茶改口——“和和美美一家亲”……一场传统与时尚结合的迎亲仪式圆满完成。
新郎江旭和新娘吴敏都是歙县人,江旭的家是一座带院落的三层楼房,温暖而舒适。说起为何选择“公交婚礼”,吴敏说:“之前我们从媒体上看到,歙县文明办和公交公司推出‘幸福巴士’定制婚车服务,觉得不仅形式新颖,最重要的是,还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现代理念和移风易俗、婚事新办、喜事俭办的新风尚,所以心有所动。和双方长辈商量,他们都非常支持,所以很快就预定下来。在我看来,婚礼是否排场,和婚姻是否幸福无关,反而这样特别的形式,更会成为难忘的记忆!”
江旭的父亲江作俭告诉记者:在孩子们确定好婚姻大事时,我们就已经谋划,准备办一场隆重热闹的婚礼。但小两口和我们商量使用公交车作为“婚车”时,我们也是感到非常新鲜有趣。说到移风易俗,其实还是老—辈的思想转变更为重要。这一次,我们支持孩子们,不仅因为经济上的节约,更是因为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对文明新风的支持!”
记者从歙县文明办了解到,近年来,歙县以“车轮上的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婚俗观念从“讲排场”向“重内涵”转变。从今年2月15日开始,歙县文明办和公交公司推出“幸福巴士”定制婚车服务。推出以来,受到众多年轻人的关注,到目前为止,已有8对新人选择并圆满举办了“公交婚礼”。与传统豪华车队相比,这种新型婚车将交通成本压缩至传统模式的五分之一,仅需500~600元租赁费,加上500~1000元的装扮费用,总计仅2000元左右。公交车完成迎亲后,随即变身“客车”接送宾客去酒店,不仅让新人两家节省了许多接送安排,也减少了大量婚庆车辆对城区交通的影响,实现了环保与节俭的双赢。
当载满幸福的公交车驶过古城街道,传递的不仅是新人的喜悦,更是一种文明婚俗的新理念。正如新人所说:幸福不该被排场定义!这场始于交通方式的变革,正在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为移风易俗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