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二学子捐献造血干细胞点亮新生
合肥又一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揭牌
以创新之光照亮新征程
下一篇4 2025年4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研二学子捐献造血干细胞点亮新生

陈圆圆 记者 祁琳
 

星报讯 4月23日,在中国科大附一院采集室,一位研二男生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段救助他人生命的故事,他就是李春园。也正因为这段经历,他成为是合肥市第13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19年,刚上大学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春园在无偿献血车上看到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折页。那些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能够为血液病患者带来新生希望的文字,深深触动了他的内心。没有过多的犹豫,他选择留样,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了众多等待为他人带来希望的志愿者之一。那时的他,并未想到,在未来的某一天,真的能与患者配型成功。“毕竟配型成功率很低。”他回忆说。

当李春园在合肥高校读研时,一通来自合肥市红十字会的电话打破了日常的平静。工作人员告知他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接到电话的瞬间,他有些懵,但很快反应过来了,有人需要他的帮助,“当时第一反应是没问题”,他说,“但是对于造血干细胞捐献全流程,我其实还不是很了解。”于是李春园详细询问了工作人员,查询造血干细胞捐献相关知识。

然而,在体检环节,一个小插曲又让李春园陷入了短暂的懵然。本来,对于捐献前的体检,他丝毫不担心,“我的身体一向健康,所以当时体检的时候想的是肯定不会出问题的。”但在体检不久后,却被告知需要复查,那一刻,他的心里生出点忐忑,担心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影响到患者的救治,同时,立刻回想体检期间自己的身体情况,并立马预约复查,所幸,复查结果显示正常,捐献事宜得以继续推进。

当采集时间最终确认后,李春园又面临着学业与捐献的协调问题。作为一名研二学生,正处在写论文的关键时期。但他没有片刻犹豫,迅速调整自己的时间,全力配合移植医院确定的时间。入院时,他特意带上了电脑,淡然地说:“这几天就在医院搜索、整理文献资料。”在他看来,挽救生命刻不容缓。

对于患者是什么人,李春园一点也不好奇。他说,自己并不在乎对方是谁,无论是小朋友,还是成年人,只要有需要,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因为在他心中,生命都是平等而珍贵的,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生命都值得被拯救。

在捐献的整个过程中,李春园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积极配合所有流程,在打动员剂的过程中他有些许不适,但想到远方那个等待重生的患者,他的内心就充满了力量。最终,4月23日,在安徽省立医院采集室,21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顺利采集,带着他的祝福与希望,被送往患者所在的医院,为患者送去生的曙光。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