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展示对接区、十大专项对接活动、超4000项科技成果亮相……4月21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以下简称“科交会”)定于4月26~28日在合肥召开。本届科交会旨在搭建科技成果、技术需求、科技金融、科技人才、科技招商“五大对接”服务平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聚焦前沿科技发展 重点开展四项核心活动
本届科交会以 “科技打头阵,创新赢未来”为主题,重点开展开幕式、展览展示、专项活动、对接交易等四项重点活动。大会突出“转化交易”“高、新、外”和“生态赋能”三大特点,力争打造一场精彩纷呈、成果丰硕的科技盛会。
据介绍,开幕式现场将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区域竞争力研究报告》,启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安徽)和全国科技大市场联盟,并签约中国科学院“融合点”安徽行动十大成果转化项目。
展览展示方面,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设置六大展区,总面积达20000平方米,涵盖科技引领、产业创新、生态赋能等领域,线上展厅同步展示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专项活动领域,将聚焦安徽省“6178”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十大专项对接活动,包括“人工智能+”场景对接等,吸引院士专家、金融投资专家等高端人才参与项目路演和洽谈。此外,还将围绕成果供给、需求发布和生态赋能,建立省市联动机制,推动会前洽谈、会中招商、会后跟踪的全流程服务。
科技赋能产业 交易规模超千亿
自筹备启动以来,本届科交会已取得显著成效。省委科技办主任、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吴劲松表示:“本届科交会邀请C9高校、44所双一流高校及110余家院所参展,征集成果4147件,其中省外成果占比超50%。科技引领展区、产业创新展区等六大展区将集中展示前沿科技成果。”
据统计,征集技术需求1649项,覆盖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通过安徽科技大市场平台实现供需精准匹配。对接交易方面,截至目前,已促成401个项目签约,金额超1000亿元,合肥市、马鞍山市、蚌埠市位列前三,分别达成390.8亿元、154.9亿元和139.6亿元的合作交易。
此外,安徽省教育厅组织48所顶尖高校参展,展示351项尖端科技成果,其中省外成果占比91.5%。清华大学的高帧率扫描透射电镜相机、北京大学的情感伙伴仿人机器人等创新成果将亮相展会。
金融支持与生态构建 为科技创新注入“活水”
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支持,近年来,安徽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金融在科技创新中的“活水”作用。省委金融办副主任刘连刚介绍,全省金融系统以建设合肥科创金改试验区为抓手,打造“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闭环机制,着力构建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助力科技创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加速转化。
在创新金融产品方面,推出全国首创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累计为1.2万户企业发放贷款超1800亿元。扩大“贷投批量联动”试点到全省,为1659户科技型企业提供608亿元“信贷+股权投资”组合支持。优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2024年全省质押融资登记金额629.37亿元,居全国第4位。
资本市场持续助力。全省科创板上市公司24家,居全国第6;落地全国首单先进制造科创债和未来产业债;构建天使、种子、风投、创投等全覆盖的基金体系,在皖注册私募基金规模达到1.83万亿元、居全国第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