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4月16日,记者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科技厅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奋力推动“三个往前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2.69%,居全国第7,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3年保持全国第一方阵。
在战略科技力量上奋力突破。全力推进三大科创引领高地建设,做好国家实验室服务保障,启动量子计算研发平台等建设,谋划实施量子通信网络重大应用工程。建成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争创国家磁约束核聚变技术创新中心。高标准建设天都实验室,推动牵头发起国际月球科研站大科学工程。
在高能级创新平台上奋力突破。按照“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原则,创新体制机制,扎实推进生物育种实验室、开阳实验室等省实验室建设运行,支持企业牵头、产学研联合组建一批省重点实验室和省(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高标准启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安徽)建设。
在企业培育上奋力突破。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企业,支持其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省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建立(潜在)独角兽企业培育库,搭建省级服务平台赋能独角兽(潜在)企业成长。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工作,遴选12家银行研发专属的“积分贷”产品,缓解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在科产融合上奋力突破。加快培育发展量子科技、通用智能、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全面推进量子科技和产业中心建设,力争全省量子领域企业达100家、专业人才达3000人。依托“科大硅谷”“鸠兹科创湾”等打造场景创新示范区,遴选发布一批机会清单、能力清单和标杆案例清单。高质量举办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打造知名科技展会品牌。
推动区域协同上奋力突破。争创合肥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深入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着力打造全域创新新格局。组织市、县、园区参加“高校院所行”等活动,走进沪苏浙、京津冀、大湾区等“大院大所”开展科技招引。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建设超导质子等“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围绕皖北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强化对皖北地区振兴发展的科技赋能。推动“科技+文旅”融合发展,支撑大黄山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在顶层规划上奋力突破。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措施等方面的统筹,凝聚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高质量完成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目标任务,高水平组织编制省“十五五”科技创新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行业领域规划等,为加快打造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绘就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