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股跌停到大反攻 A股做好仓位管理和风险控制
公告速递
本周证券市场热点前瞻
下一篇4 2025年4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从千股跌停到大反攻 A股做好仓位管理和风险控制

杨晓春
 

清明节假期后的一周,A股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足以载入史册的稳市之战。美国推行“对等关税”引发全球股市巨震,A股4月7日遭遇暴跌,上证指数和沪深300跌幅均超过7%,创下2020年2月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在千股跌停、市场陷入恐慌之际,央行、金融监管总局果断出手,多项重磅政策迅速出台,类“平准基金”带头增持,“国家队”与地方国资协同,社保基金与险资齐上阵、上市公司掀起增持回购潮,政府和市场形成合力,堪称A股史上最强“稳市组合拳”,推动A股止跌企稳。4月8日至4月11日,A股走出“四连阳”,上证指数4天上涨4.57%,报收3238.23点,深成指报收9834.44点,涨0.82%,创业板指报收1926.37点,涨1.36%。    

不过,接近一周的反弹之后,随着量能的萎缩以及板块的分化,短期情绪性的修复或逐步接近尾声。

首先,持续反弹后成交萎缩,市场或进入谨慎状态。在持续反弹后,市场交投热情明显降温。上周五两市成交额较上周四大幅萎缩超2000亿元,显示投资者情绪趋于谨慎。资金流向也发生显著变化,前期国家队重点增持的宽基ETF热度下降,而半导体板块成为资金追逐的焦点,资金从蓝筹股向成长股转移的迹象十分明显。

其次,市场热点切换频繁,前期表现强势的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等内需板块热度减退,尽管科技创新板块崛起,但半导体板块 “一枝独秀” 的格局难以长期维持。从技术面来看,上证指数60分钟周期仍处于下跌趋势中,板块轮动加剧与资金结构变化,预示市场即将进入新一轮平衡期。

此外, 外部风险与抑制因素并存。外部环境方面,美国股债汇市场剧烈波动,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飙升,债市抛售潮反映出市场对通胀与财政赤字的担忧。若美债危机进一步恶化,全球流动性将面临收紧压力,新兴市场资产首当其冲。国内层面,中美贸易摩擦持续,中国对美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将对出口依赖型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造成冲击,给市场带来抑制效应。

因此,短期在情绪修复行情持续发力之后,随着市场积极性的减弱以及资金的分化,在海内外风险因素犹存之下,短期留意市场进入情绪性反弹的尾声。对于投资者来说,可在半导体自主可控、消费复苏、高股息防御等领域深耕细作,同时做好仓位管理和风险控制。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