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汉学家倪豪士: 《史记》研究和翻译兼采文史贯通中西
冯其庸写诗见真情
傅斯年留学的曲折经历
3上一篇 2025年4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傅斯年留学的曲折经历

 

五四运动一个多月后,北大校长蔡元培被迫辞职,学生领袖之一傅斯年也于这年夏天毕业回到家乡聊城。

1919年秋季,山东省教育厅招考本省籍的官费留学生。傅斯年欣然赴省会济南应考,并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登榜。傅斯年开始为出国留学做准备。

但当权者以傅斯年是五四运动的“激烈分子,不是循规蹈矩的学生”,并且还是“凶恶多端的学生示威活动的头头”“打砸抢烧的危险激进分子”等为由,拒绝录取。

此时,山东省教育厅一位叫陈豫的科长,为傅斯年据理力争,坚持应以考试结果为准,并直言道:“如果成绩这么优越的学生,而不让他留学,还办什么教育!”一些良知未泯的官员,也趁机出面为傅斯年大鸣不平。在社会的舆论声中,当权者只得作出让步,把傅斯年列入官费留学生名单。正在济南一间小旅馆的傅斯年得此喜讯,当场喊了一声:“我的亲娘!”

就在傅斯年动身之前,蔡元培在学界的呼吁和社会舆论的支持下重返北大任职。傅斯年到北京大学同师友告别时,与蔡元培相会。蔡元培专门为他题写了“山平水远苍茫外,地辟天开指顾中”的对联,希望他能学有所成,傅斯年深受鼓舞。

1920年新年伊始,傅斯年从北平到达了上海,再乘轮船赴英国,开始了为期数年的留学生涯。 刘建东 据《人民政协报》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