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门加强药品追溯码采集应用
近日,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健委、国家药监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提出,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和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的药品追溯系统,推动药品全品种生产流通使用过程追溯和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的全流程、全量采集和全场景应用,并逐步实现全部医药机构药品追溯码采集应用全覆盖。
《通知》明确,自2025年7月1日起,销售环节按要求扫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对此前已采购的无追溯码药品,列入“无码库”管理,暂可进行医保结算;自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 据《健康报》
他汀类降脂药必须睡前吃吗
睡前服用他汀类降脂药,可以在夜间身体合成胆固醇能力最强的时候,达到药物浓度高峰。
他汀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HMG-CoA来阻碍肝内胆固醇合成,从而发挥降脂作用。由于大多数他汀类药物半衰期较短,为获得好的用药效果,通常建议患者睡前服用。这样可以在夜间合成胆固醇能力最强时,达到药物浓度高峰。
但是,也有两个特别的“他汀”,那就是阿托伐他汀以及瑞舒伐他汀。这两种药物,可以任意固定时间服用,且不受进食影响。 据北京青年报
“蛐蛐他人”有助破冰但关系升华另有关键
研究显示,“蛐蛐他人”是人际关系中一种强力粘合剂。当两个人发现彼此对某人或某事持有相同负面态度时,往往会产生找到组织的归属感,从而拉进距离。这反映了心理学上的“负性优先效应”——对他人的共同负面态度比共同正面态度更能促进亲密感。
但需注意,“蛐蛐他人”作用有限,积极共鸣才是关系升华的关键。真正持久的关系需要超越单纯的负面共鸣,找到能真正激发彼此积极情绪的话题,比如共同兴趣、目标或经历,才能进行更深入互动,增进情感联结。
据京师心理大学堂拖延症掌握方法秒变行动派
即使任务紧急或重要,为逃避任务带来的负面情绪(焦虑、不安等),拖延者会找各种理由避免立即行动。拖延症可能变成一种长期习惯,难以打破。随着时间推移,拖延行为越来越严重,影响个人整体效率和行为模式,形成恶性循环。
如何告别拖延症?专家给出以下建议。
每日待办清单:每天早晨列出当天要完成的任务清单,并按优先级排序,完成一项后将其勾掉,这种可视化的方式能带来成就感。
打破完美主义:很多拖延源于完美主义的心态。
自我奖励:每完成一项任务,就给自己一点奖励。 据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