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雨总是那么绵密,像谁扯碎了一整匹素绢,淅淅沥沥,朦朦胧胧,且略带寒意。兄妹邀我一同去看新安江畔的卖花渔村。我欣然同意,一同踏上前往卖花渔村的旅程。
早八点乘上大巴,五个多小时的路程,赶到预定好的歙县南源口的永阳客栈就午餐。一进门,餐馆主人方掌柜就热情张罗接待,亲自下厨烹饪地道的徽州菜肴,他的每道菜对我们的味蕾都是极致诱惑,如同这春雨般细腻而持久,从一进门便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餐后,方掌柜为我们讲解徽州文化,新安江画廊、卖花渔村的来意。外面的雨势未减,但我们的热情却丝毫未退,我提议,由方掌柜给我们当向导,陪同我们一起前往去卖花渔村,他爽快答应,拿起一把彩虹伞坐上我们的车便开始当起向导来。一路上为我们讲解,仿佛是一位讲述古老传说的说书人,将卖花渔村的历史与梅花的传奇娓娓道来……
卖花渔村因地形似鱼,且村民多姓洪,故以“洪”为浩渺水体,鱼得水则生机盎然,得名“卖花渔村”。卖花渔村的历史悠久,唐末洪氏迁居于此,逐渐形成村落,至今已逾千年。世代以盆景为业,是“徽派盆景”的发源地,也是我国著名的盆景之乡。梅花,则展示了村落的灵魂,无论风雨,它都坚韧不拔地绽放,象征着村民们的精神与品格。
雨,依旧下着,在风里飘来飘去更富诗意。漫步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径上,两旁错落有致的徽派建筑,白墙黛瓦间不时探出几枝春梅,淡粉色的花苞缀着雨珠,像是哪位丹青的手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在雨幕中更显古朴与雅致。沿着崎岖的山路往上行走,漫山遍野的梅花隐匿于群山环抱之中,仿佛是世外桃源般的存在。雨珠挂在梅花的花瓣上,晶莹剔透,宛如镶嵌在枝头的珍珠,每一朵梅花都显得那么娇嫩而又坚韧。雨中的梅花,没有了晴日里的张扬,却多了几分含蓄与温婉,静静地绽放,仿佛在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真可谓是:“雨打知无那,春暄绝不禁。小风千点雪,落日一须金。”我站在青石板的山路上,任由细雨濡湿衣衫,呼吸着满是梅香与春泥混合的气息,听远处山峦在雨中轻轻的呼吸,看村庄袅袅生气的炊烟,那些未能摄入镜头的美好,终将化作心底永不褪色的水墨画卷。
行至百步云梯,来到位居半山的闻风亭观景台。站在亭中凭栏眺望,在雨里的卖花渔村惟妙惟肖、时隐时现,宛如一个隐藏在深山里的梅花山庄仙境。据说,每年立春之后,无数游人来此闻风亭赴一场“美丽之约”,满山怒放的梅花与粉墙黛瓦的鱼形古村交相辉映,仿佛进入花的世界。四面环山的村落内外,各色梅花竞相绽放,炙热的红与梦幻的粉交错掩映,漫山遍野花海荡漾,好似天边飘来的五彩云霞,暗香漂浮沁入肺脾。回眸望去,感叹江山如此多娇,久不忍离去。
暮色降临,余晖透过雨幕洒在身上,依依不舍地告别梅林,也告别了方掌柜。这次偶遇,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烟雨徽州、卖花渔村的独特魅力,更让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连接,成为了此次旅行中最宝贵的记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