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妈妈“自我修炼”书单
2025年3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职场妈妈“自我修炼”书单

 

春暖三月,新时代的女性又一次站在“聚光灯”下。从前沿科技到文化舞台,从大社会到小家庭,在实现自我价值和家庭责任之间,在自我成长和教育孩子的路上,女性朋友正在努力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她们书写过往经历或研究观察,为不断“升级打怪”的职场妈妈提供了丰富的读物选择。

《职场妈妈不下班》

社会学家霍克希尔德对55对夫妻进行了历时8年的深度追踪。在谈论起工作和家庭之间永恒的冲突时,妈妈们滔滔不绝。霍克希尔德对职场父母在婚姻中的家务分配进行了细致的探究,结果显示,母亲比父亲每年为家庭多投入四个星期。她将研究和观察写成了专著《职场妈妈不下班》,书中呈现了多种类型的婚姻关系,但结论均是女性的家庭事务远超男性。

《时间困境》

工作和家庭难以平衡这个全球现象,涉及的并非简单的性别不同,背后还牵涉社会结构、职业差异、历史因素等。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待这一矛盾,让女性不再陷入“自我PUA”,也能更心平气和地重新审视婚姻关系。

《我不想成为伟大的母亲》

追求成为“完美妈妈”的这种“女性幻想”,恰恰是女性对自己最强烈的束缚。所谓家庭和事业的平衡,就像一个“陷阱”,等着妈妈们跳进去。只有当妈妈们将自己回归到独立的个体,平等地站在孩子和丈夫身边,不再被“伟大”“无私”“超人”所定义,“母职”的捆绑才能得到一定意义的松缓。

这是一本中国妈妈的真实写照,充满生动鲜活的细节,而在这些具体故事背后,是对新一代女性观念的分析和对社会结构的观照。泓舟的叙事语调平静,文字简洁清爽,不仅值得妈妈们阅读,为自己“松松绑”,更值得推荐给“隐藏”的爸爸们。

《妈妈是最好的艺术老师》

大至教育感悟,小至具体操作,堪称一本“艺术启蒙”教科书。格桑的女儿Hima在六岁时举办了个人画展,也是上海举办个展年龄最小的画家。小画家是在妈妈润物细无声般的呵护和陪伴下长出来的。在格桑看来,艺术就是生活,是审美,不是故弄玄虚,也没有量化标准,但它让人感到趣味和快乐。格桑细致地写下了操作性极强的启蒙思路,这背后也透露着她的育儿观念……

书中的观点在内卷时代,家长放下功利心,让孩子成长为一名“普通又自信”的人。普通又自信,多么平凡又宝贵的特质。

《父母格差》

在日本,“父母格差”主要指家庭教育环境的差距。志水宏吉在《父母格差:“拼家长时代”的冲击》一书中提出,教育资本不仅仅是金钱的堆砌,它由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关系资本交织而成。志水宏吉认为,日本已经从“精英主义”向“父母格差”社会转型,“父母的财富”和“父母的教育愿望”决定了孩子的教育背景以及未来的社会地位。在书中能看到父母如何塑造孩子不同的人生之路。

《不确定的爱》

一本教育民族志方面的著作。20年前,关宜馨来到云南昆明做博士论文的田野调查,她和十多户家庭结成长久的友谊,在长期的观察和访谈中,她通过鲜活的家庭故事,呈现了所调研家庭育儿面临的困境,当教育压力转化为家庭内部无声的矛盾,父母对什么是适当的育儿强度感到困惑和不安。

在人工智能已经到来的今天,究竟该如何爱和养育孩子,成为新一代父母长久的功课。我们不妨先放下雄心勃勃,放弃追求完美,正如作者关宜馨所言,智慧之光总会在最出人意料之处闪烁。  据《新民晚报》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