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全域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昨日,市场星报、安徽画报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阜阳市副市长杨善竑,就全域旅游发展及如何打造支柱产业展开深入交流。
深化文旅融合,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杨善竑表示,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强调要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全域旅游,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性产业。围绕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阜阳市立足优势资源禀赋,围绕“一核一廊两翼多极”总体发展格局,不断创新文化旅游业态,丰富全域文旅产品供给,旅游经济复苏强劲有力,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据了解,阜阳市围绕“一核一廊两翼多极”总体发展布局,深挖淮河文化、管子文化、欧苏文化、姜尚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进一步明晰发展定位,打造两园引领、两体贯穿、两廊支撑的全域魅力空间。
加快推进阜城文旅集聚核建设,发挥其对阜阳市旅游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阜阳市围绕城南新区文旅消费新场景,先后投资25.5亿元建设以阜阳市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大剧院为标志的城南文化新地标,打造国家级夜间消费集聚区——双清湾水街,省级休闲旅游街区——清河宋街,皖北唯一一家海洋公园——阜阳尧泰汉海海洋公园,“烟火水乡 暖城阜阳”双清水上民谣夜游项目。
顺变化寻突破,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
杨善竑介绍,近年来,阜阳市积极探索“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的发展新模式,紧盯“Z时代”、差异化旅游需求,积极培育阜阳斑马音乐节、阜阳马拉松、皖美山水骑行赛(阜南站)等多个新IP,阜阳市连续成功举办2场次阜阳斑马音乐节,吸引12万人次外地游客来阜体验,累计带动消费超10亿元。“阜阳斑马音乐节”已快速成长为与“迷笛”“草莓”等同等影响力的安徽省本土音乐节品牌。
与此同时,阜阳市积极培育“节会+灯会”新业态,今年春节假日期间,颍州西湖、八里河景区、阜阳生态园、临泉长官杂技小镇等八大灯会累计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打造“千集百会”乡村旅游消费新场景,去年11月份以来,累计开展主题活动200余场次,服务群众600余万人次。
促联动扩市场,开拓产业发展新局面
区域联动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基石,杨善竑告诉记者,阜阳市积极扩宽入境游市场,通过培育入境游市场主体、开发差异化旅游产品、拓宽海外市场等形式,实施“引客入阜”计划,开展入境游倍增行动,开展“外国主播游阜阳”“苏阜相成 遇见春天”等主题营销活动,持续培育文旅产业增长极。
下一步,阜阳市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构建“城乡皆景区、旅游即生活”的全域旅游大格局,持续擦亮“千载名城、千古名相、千年伯乐、千万人民”四张名片,打造“千年文脉 烟火水乡”的城市文旅特质,着力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