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右转,向左转,齐步走,立正,跑步走……”2月13日,皖北平原春寒料峭,在灵璧县人武部训练场上,一支身着21式作训服的队伍正在展开训练。这支成立仅三年多的灵璧县民兵应急通信保障连,2024年代表安徽省参加某项练兵活动,援战行动、教学组训评分双双靠前,夺得第一名。荣誉背后,是红色血脉与科技硬核的交织,是“小推车精神”在新时代强军实践中发扬光大的充分彰显。
从“刺头兵”到“排头兵”
灵璧县民兵应急通信保障连成立于2021年,该连依托灵璧县相关乡镇和行业部门编组而成,这群民兵既有普通农户,也有退役军人、通信技术骨干。去年6月,该连接上级指令,参与某项练兵活动。为了圆满完成任务,这支民兵连全员全装辗转多地进行封闭训练。开训伊始,部分民兵出现畏难情绪,思想产生波动。如何凝聚人心?连队党支部依托我军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很快找到了解决方法。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杨红伟是灵璧县杨疃镇的农机销售商,然而,集训正值农机销售旺季,杨红伟被妻子一遍遍催促回家。“市场”与“战场”的选择,让他陷入两难境地。
在组织上想方设法为杨红伟解决后顾之忧的同时,年近九旬的奶奶田得兰也站了出来,语重心长地给孙儿讲述了当年淮海战役中许许多多舍小家、顾大家的感人故事,鼓励他打消顾虑,安心训练。得知情况的乡邻们也纷纷伸出援手,主动上门帮忙,解决了他家的燃眉之急。
在奶奶的激励下,杨红伟连夜写下《决心书》,并暗下决心一定好好训练。后来,这位曾经的“刺头兵”不仅积极带领战友参加学习和训练,还在最后的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赢得了领导点赞。
这样的转变并非个例。“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是要率先带领官兵提升打赢能力。”拥有16年服役经历的该连指导员朱翔坤说。他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模式,组织民兵深入红色场馆接受熏陶,传承淮海战役老一辈拥军支前的牺牲奉献精神,还邀请先进英模代表、老革命老民兵宣讲党的创新理论、革命优良传统,筑牢民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的思想根基。同时,充分发挥党员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牢固树立“勇立潮头、争创一流、树立标杆”的意识,有效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泥浆里摔打出的“硬骨头”
“每天练到感动自己!”全体官兵在训练期间,面对考核科目新、争先压力大等多重考验。连长薄涛的记事本里,记录着这样的日程:清晨6点体能训练,上午行动演练,下午示范教学,晚上战术复盘。
训练场上,科技手段与实战要求深度融合。连队采取“A+B分教叠训”模式,区分技术人员与非技术人员、退役军人与社会青年,量身定制训练重点。教练员夏岭带领全连官兵反复推演通信组网流程,并通过无人机侦察、卫星地图分析等“嵌入式”评估手段检验成效。为攻克临机处置短板,他们邀请国防大学、陆军某部专家现场授课,组织岗位交替轮训,模拟通信中断、光缆抢修等险情。
最终,这支队伍以“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韧劲,在最终的练兵考核中,他们代表安徽省展现出过硬的军政素养,灵活处置各类突发情况,夺得第一名。
向新质战斗力要效能
“陆军某旅通信中断,命令你部迅速前出!”实战化演练打响,指令下达后,该连火速作业,无人机架设光缆、自组网快速联通、卫星通信车迅速部署……一系列的熟练操作,展现出这支队伍的过硬素质。
宿州市作为全国重要量子通信节点城市,信息产业基础雄厚。该连在编建初期,灵璧县人武部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编兵布局向新兴领域拓展。他们按照“逐家单位走访核实、逐个人员定位联系、逐台装备调试验收”的步骤,预编光缆机、应急通信车、便携式卫星通信站等装备,并吸纳相关行业公司的业务骨干加入。魏祥、何洪响等民兵,在军地专家指导下很快掌握光端、自组网等新系统操作方法,成为队伍中的“种子教员”。
然而,科技装备的列装只是基础,关键在“训”。时任教练员夏岭告诉记者,部分技术骨干虽专业过硬,但面对模拟场景时临机处置能力偏弱。为此,他们打破常规组训模式,邀请专家联合攻关,推出“A+B分教叠训”“岗位交替轮训”等创新方法。同时,围绕通信保障关键要素,分模块组织强化训练,坚持边训边改,逐个环节考核验收。
“荣誉代表过去,新一轮练兵备战将是新的起点。”安徽省宿州军分区一名主要领导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民兵专业潜力调研,打通编、建、训链路,积极向新质生产力延展,不断促进新质战斗力生成。”
“小推车”推出双拥新篇
最艰难的时刻,往往见证最炽热的情怀。去年6月,种粮大户尹伟接到集训通知时,家中百亩农田正因干旱无法秋种。家人不解:“你去训练,家里怎么办?”关键时刻,杨疃镇专武部长袁野带领党员突击队赶到田间,接过农活:“交给我们,抓紧去训练!”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去年7月,皖北大地暴雨来袭,尹伟的农田被淹。袁野再次动员干部和群众排涝补苗,让尹伟热泪盈眶。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在民兵集中强训、全力练兵的关键时期,灵璧县军地各级注重实际关怀、传递组织温暖贯穿支援训练考核全过程。
此外,民兵平时所在单位和驻地党委政府还深入了解他们的家庭困难、思想波动状况,主动靠前敞心扉、解难题,实实在在帮助民兵解决问题困难,真正让民兵们感受到军民团结的温暖,迸发出强大参训热情。
连队也在平时服务、急时应急中回馈信任。灵璧县人武部定期组织该连民兵走进社区,为群众提供通信设备检修、网络安全知识科普等服务。遇到支援保障任务、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时,争分夺秒抢修线路,圆满完成保通任务,赢得当地群众赞誉。 (图片除署名外由宿州军分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