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太招财了!把黄金放进手机壳里,讨个好彩头,手机立马变吸睛神器!”当前,金价持续攀升,频频登上微博热搜。记者调研发现,由小克重黄金做成的精美手机贴,正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新宠”。一个薄如蝉翼的黄金贴片,被商家赋予了“招财”“躺赢”“财富自由”等玄学寓意,成为年轻人消费黄金的新“彩头”。公主请发财、财神爷来了、时来运转……部分爆款产品断货成常态。但是,在黄金热潮的裹挟下,这门生意已经卷入9.9元的低价竞争,暗藏骗局。
金价飙涨 超小克重黄金产品风靡
有人说,中国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觉醒某些东西。这些东西包括喝茶、戏曲、秋裤、凤凰传奇,还有——黄金。过去,黄金一度被年轻人视为“土味”的代名词,锁在老一辈的首饰盒里,无人问津。但如今,随着金价一路飙升,年轻人的黄金血脉逐渐觉醒,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这种贵金属,甚至成为当下黄金消费市场的主力军。《中国黄金首饰市场报告2024》数据显示,2023年,“90后”“00后”已成为我国黄金首饰主流消费群体。
“谁说这黄金土啊,这黄金太香了!冲着它最保值、能升值,我就喜欢它的土。”在网上,有人分享母亲3年前送的金戒指:“当时金价还是400多,花了3400元买的,现在涨到4600多,净赚1000多!”
2024年以来,金价有加速上涨之势,全年涨幅高达26.6%,进入2025年后,特别是1月末以来,黄金价格持续刷新历史新高。一时间,金价“疯涨疯抢”与担心“买在山顶”的矛盾心理,让年轻人的黄金梦变得不敢轻易下手。在这种消费心理下,黄金的“情绪价值”被重新包装,攒金的风,从常规的金条金饰,吹到了1克左右的超小克重黄金产品。
金价高企,不少年轻人对买金望而却步,但像黄金手机贴这种小克重的黄金饰品,却降低了年轻人的消费门槛。
在一块尺寸不过两三厘米的迷你金牌上,印着“公主请发财”“泼天的富贵”“命中有钱”“搞钱要紧”等有网感的流行话语。最近,这类轻量化的黄金产品在网上“卖疯了”。淘宝数据显示,黄金贴在淘宝商城已售出超过80万张,且主要消费群体为25岁至30岁的年轻女性。
“95后”周小姐是个资深的黄金迷,她说,足金手机贴既能装饰手机、平板,显得富贵、高级和时尚,又具有传统的“攒金”投资功能。“太会玩了!黄金贴一贴,招财又进宝。”社交平台上,金光闪闪的黄金手机贴正引发热议。买了不少黄金手机贴当作伴手礼的北京居民小吴认为,眼下金价坚挺,黄金手机贴喜庆贵气又好看实用,不仅自己在手机壳里放了两个,也给朋友买了几个,希望能“接接财神”。
“谁能想到,我人生第一块金,竟然是贴在手机壳里的?”一名“95后”的女孩张初表示,她的透明手机壳里嵌着一片0.1克的周大生“躺赢猫”黄金贴片,旁边还配着粉色水晶贴纸。她说:“每天打开手机看到这只招财猫,打工都更有动力了。”
从理财角度看价值有限
记者注意到,这些看似价格亲民的黄金产品,若按克数计算,黄金单价不一定就低,尤其是各种“IP+”产品,其单价或超过千元。此外,这类小克重黄金产品并非都是足金,消费者在购买时还需仔细甄别。
对于超小克重黄金产品的流行,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一方面,其价格门槛低,让年轻人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它在满足装饰功能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社交属性。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表示,黄金贴纸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设计,具有浓厚的文化属性,能够满足消费者对文化的认同和情感表达的需求。
也有声音提出,超小克重黄金产品更像一种在年轻人中流行的工艺品,从理财角度来看价值有限,因为熔了以后的黄金分量并不多,可能还存在标注重量与实际重量不符等问题。
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如果按照克数来算,这样的黄金贴片其实并不便宜,按照克数算的话单克已经超过千元,远高于现在单克“8”字打头的黄金饰品。但之所以流行还是因为相较于其他黄金产品,小金片价格低,款式新颖,即使是同事朋友之间互赠,也不会太有负担。连锁品牌小金片克数集中在0.1克~0.2克,一般价格都在一两百元不等。随着这两年的金价逐渐上涨,一些小商家也开始推出克数更低、价格也更低的手机黄金贴片。他就见过不少售价仅二三十元的手机黄金贴片,如果仔细看一下里面的黄金含量,仅为0.01克、0.02克。在社交平台上,有用户晒出自己的所谓黄金贴片在烧完之后并没有黄金。一位商家告诉记者,克重越小越不容易分辨真假,行业里甚至还有镀金按照纯金宣传的,建议消费者还是认准正规的渠道和品牌店购买。
生意越火 套路越深
记者前往多家金店调研发现,克重在0.1克至0.2克的黄金手机贴销售火爆,部分金店店员告诉记者,目前已断货,若看好哪种款式,需要预订后才能提货。
黄金手机贴的大火,自然引来各路商家竞相入局,甚至掀起“价格战”。最初,这类黄金贴流行于深圳水贝市场。随后,周大生、潮宏基、曼卡龙等知名品牌纷纷入场,比如,曼卡龙联名《甄嬛传》,周大生推出与周同学、旺旺等IP合作的款式,潮宏基则推出了哆啦A梦黄金贴。凭借IP的热度,迅速吸引了大批年轻消费者。随着热潮席卷市场,各类小商家、代工厂也蜂拥而至,电商平台上充斥着无品牌、低克重的黄金贴,价格战从几十元、19.9元一路下探至9.9元包邮。
去年,蒋丽在网上刷到一名自称“老凤祥银楼营业员”的博主,其主页上还有穿工服上班的视频。蒋丽认为这位博主很正规,笃定地说,“肯定是老凤祥的”。加上微信后,蒋丽从这位博主处买了一张0.1克的黄金福字贴片,花了99元。不久后,她的一条18K金项链断了,需要更换纽扣。她顺便带着这张黄金贴片来到当地一家黄金修理店,想着0.1克的黄金贴,按照当时金价计算,至少能抵60元的维修费。可熔完后,店员告诉她:“这根本不是黄金,连金属都不是,就是塑料的。” 蒋丽联系那名博主,对方解释称,自己没说明白。最终,她将贴片寄回,对方给她退款,但邮费却要她自己承担,算下来损失了10元。有网友在评论区劝她举报维权,但她并不想,“我就算走法律程序,假一赔三还是假一赔十?需要付出的成本太多了。”像蒋丽这样被“假黄金贴”骗过的人不在少数,就连业内人士也发声表示需警惕类似骗局。
据一位黄金回收商透露,2023年,他出于好奇,花50元买了一张标称“0.2克999.9足金”的手机贴,贴片上不仅刻着“足金999”的钢印,还附带鉴定证书。结果他一烧,贴片直接化成了黑灰,连一点金属的痕迹都没有。
“现在市面上有真的,也有假的,但光凭肉眼很难分辨。”这位回收商表示,假的黄金贴甚至连证书都可以造假,“那些所谓的‘证书’不过是批量印刷的纸片,所以具体真假,还得看实物”。
来源:新华网财经、《中国证券报》、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