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故拒载情节严重可吊销资格证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元宵节 合肥为各看灯景区加密公交车安排
科技赋能蚕桑业 铺就振兴“新丝路”
3上一篇 2025年2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徽省潜山市中畈村——
科技赋能蚕桑业 铺就振兴“新丝路”

 

2月11日,《农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安徽省潜山市中畈村——科技赋能蚕桑业 铺就振兴“新丝路”》,以安徽省潜山市槎水镇中畈村蚕桑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切入口,深入田间地头和智能工厂探访,展示出当地通过科技创新引领,让古老的蚕桑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也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注入了强大动力,让人们感受到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后的无限可能。

槎水镇是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养蚕大镇。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里家家户户养蚕,养蚕收入是大部分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仅中畈村就有2000亩桑园。2016年,作为槎水镇9个贫困村之一的中畈村在脱贫出列之后,结合潜山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实际,经过考察学习、走访调研、分析研判,决定引进专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捡起“养蚕”这粒“小芝麻”,实施工厂化养蚕,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以前养蚕既得种桑采叶,还要懂技术。”养蚕已有40余年的杨红旗感叹传统养蚕是一项非常辛苦的生产劳动,而工厂化养蚕则系统性解决了产业发展的痛点。杨红旗介绍,传统栽桑养蚕受桑叶生长时节限制,每年只能饲养春、夏和秋三季蚕,有明显的季节性,而人工投喂饲料养蚕不需要采食桑叶,不仅没有时节限制,还缩短了饲养周期,这样可以长年养蚕,从而极大提升了人工和设备利用效率。

从田间地头到智能工厂,科技养蚕正推动着蚕桑产业实现华丽蝶变。这一变革不仅让古老的蚕桑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也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注入了强大动力,让人们看到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后的无限可能。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